黑大艽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ēi dà jiāo

2 出處

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3 拼音名

Hēi Dà Jiāo

4 英文名

siberia Monkshood

5 別名

大艽、黑秦艽馬尾大艽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毛茛科植物草地烏頭或西伯利亞烏頭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conitum umbrosum(Korsh.)Kom.2.Aconitum barbatum Pers. Var hispidum D C A. Sibiricum Poir)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挖根,除去泥土、雜質,曬乾

7 形態

1.草地烏頭,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近圓柱形,莖直立,疏被反曲短柔毛,有分枝。葉互生;基生葉約3格,與莖下部葉有長柄,柄長28-50cm,幾無毛;葉片腎狀五角形,長7-12cm,寬10-20cm,基部心形,3深裂,深裂片互相覆壓或稍分開,中央深裂片楔狀菱形或菱形,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3裂,兩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常脫落變無毛。總太花序頂生,長10-30cm,有7-20朵花;花序軸及花梗密被反曲短柔毛,基部苞片3裂,其他苞片狹線形;花梗長0.8-2.5cm;小苞片生花梗基部之上,長1.5-2.5mm;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黃色或淡黃色,外面短,下緣近直,長0.8-1cm;花瓣2,無毛,脣長約3mm,距比脣長,拳卷;雄蕊多數,無毛,花絲全緣;心皮3,無毛。萵葖果。種子多數。花期7月,果期8-9月。

2.西伯利亞烏頭,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莖和葉柄被反曲緊貼有細柔祕,並密生開展的黃色長柔毛,上部具少數分枝。基生葉2-4,與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輪廓圓腎形,3全裂,中全裂片深裂不近中脈,末回小裂片三角形至狹披針形,基部心形,兩面密被緊貼的細柔毛。總狀花序頂生,長10-17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花綠黃色,萼片外面密生淡黃色細柔毛,上方萼片圓筒形,高約2cm,近赴立,下緣微凹,側萼片倒卵狀圓形,下方萼片斜橢圓形;密葉較萼片稍短,無毛;雄蕊多數,無毛,花絲全緣;心皮3個,子房被短柔毛。蓇葖要,長約1cm。花果期8月。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20-2200m間山坡草坡或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西部和北部、山西 、陝西、寧夏、甘肅、新疆、河南西部。

9 性狀

性狀鑑別,根略呈倒圓錐形或近圓柱形,長約10cm,直徑約1cm,根頭部多爲數個合生,向下漸扭結在一起。表面棕褐色,部分栓皮脫落,而呈淺黃白色。體輕鬆,質脆,易折斷。臭微,味苦而麻。

10 化學成份

地烏頭根含牛扁鹼(lycaconitine),氨茴酰狼毒烏頭鹼(anthranoyllycoctonine),洋翠雀鹼(ajacine),草地烏頭鹼(umbrosine)。

11 性味

味辛;性熱;大毒

12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除溼止痛。主風寒溼痹;肢體疼痛;手足拘攣神經痛;大骨節病跌打損傷;心腹冷痛外治癰疽疔瘡

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7.5g(生品宜減量)。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以酒醋磨汁塗。

14 各家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西伯利亞烏頭可鎮痛,治風溼

15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