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論》

清 費伯雄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五苓散

豬苓茯苓白朮(炒)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半桂五錢溼爲地之氣,其中人也緩,其入人也深,其爲病也不可以疾而已。坐臥卑溼,汗漬雨淋,此溼之自外來者也;多食濃膩,過嗜茶酒,此溼之自內生者也。治溼必先理脾,脾土健運,始能滲溼,此定法也。又須分利,使濁陰從下而出,亦定法也。五苓散,仲景本爲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表裏有病者而設。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後人遂通治諸溼、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熱、便祕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溼症、身痛身重等症。總之治寒溼則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陰生陽,積溼化熱,便當加清利之藥,並桂枝亦不可用矣。至加減之附方,各有宜稱,亦當細細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