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藥本草》

五代 李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00.犀角

謹按《異物志》雲∶山東海水中,其牛樂聞絲竹,彼人動樂,牛則出來,以此採之。有鼻角、頂角,鼻角爲上。大寒無毒。主風毒攻心熱悶,癰毒赤痢,小兒麩豆,風熱驚癇。並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紙裹於懷中良久,合諸色藥物,絕爲易。又按通天犀,胎時見天上物命過,並形於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驗於月下,以水盆映,則知通天矣。《正經》雲∶是山犀,少見水犀。《五溪記》雲∶山犀者,食於竹木小便即竟日不盡。夷僚家以弓矢而採,故曰黔犀。又劉孝標言∶犀墮角,里人以假角易之,未委虛實。(《大觀》第十七卷,17頁;《政和》3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