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國小》

明 劉純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針法(一首以下並出針經)

先說平針法。含鍼口內溫。按揉令氣散。陷穴故教深。持針安穴上。令他嗽一聲。隨嗽歸天部停針至人。再停歸地部待氣候針沉。氣若不來至。指甲切其經。次提針向病。針退天地人。先以揉按令其氣散。次掏穴定力。重此最好。右手持針。安於穴上。隨令患者嗽一聲。左右用針轉入天部皮膚之間也。少時左右進至人部。肌肉之間也。再少時進至地部。筋骨之間也。凡穴當一寸許。如此作三次進之。大抵疼痛實瀉。麻痹虛補。經雲。針法手如握虎。如待貴人。凡取穴手指。前哲又有八法。彈而怒之。迎而奪之。使經氣腹滿。令邪氣散而正氣行也。循而捫之。隨而濟之。撫摩上下。見動脈之處。攝而按之。推而納之。以手指加力按所針之穴。使邪氣泄而易散。病者不知其針。爪而下之。切而散之。方寸既見。其穴端正。使針易入不瘥。病患亦不知其痛。補必隨經刺。令他吹氣頻。隨吹隨左轉。逐歸天地人。待氣停針久。三彈更熨溫。出針口吸氣。急急閉其門。瀉欲迎經取。吸則內其針。吸時須右轉。根據次進天人。轉針復吸。根據法要停針出針吹出氣。搖動大其門。凡出針不可猛出。必須作兩三次。徐徐轉而出之。則無血。若猛出者。必見血也。有暈針者。奪命穴救之。男左女右。取左不回。卻再取右。女亦然。此穴正在手膊上。側筋骨陷中。即是蝦蟆兒上邊也。從肩至肘。正在當中。凡刺之道。必須知禁忌。經雲。毋刺渾渾之脈。之熱。漉漉之汗。如大風大雨。嚴寒盛暑。卑溼煩躁。便黑吐血。暴然失聽。失明。失意。失便溺。失神。及七情五傷醉飽。皆不可刺。乘車馬遠來。亦候氣。血定。然後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