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綱要》

近代 張山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第一節·諸脈總論

脈學淵微,非悟徹神化之機,必不能心與神歸,見微知着。初非僅僅於浮、沉、遲、數、大、小、滑、澀之間,辨其跡象而已。可謂盡診察之能事,得脈理之精神者也。然爲初學言之,亦不能不先跡象而遽談化境,惟能審其真理,觀其會通,乃有得心應手之妙,而拘拘於古人之成說無當焉。所以古今醫學諸家,據脈辨證,未嘗不極其詳備。形描摹形跡者,有時而失之呆滯;高談玄理者,有時而失之鑿空。且有自古相承,久經定論,而一按其實在之情形,反覺不能切合病機者,則理想之辭,拘泥太甚,而不自知其不適於實用也。如必詳析辨論,求其坐可言而立可行,未免梗塞難終,言之辭費。此非自爲專書,不能詳盡。壽頤不揣愚陋,輯有《脈學正義》一篇,尚能闡發一二,以補古人所未及。然大率皆爲內科言之,於外瘍不能兼及。茲爲瘍科計,則證發於外,而脈見於裏,亦自有彼此附應,歷驗不爽之理。姑就各種脈象之切合於外瘍者,詳其形態,溯其源流,以定吉凶,以別疑似。頗覺世傳治瘍諸書,容有未盡明言其底蘊者,雖曰信手拈來,不無掛漏,或有一得之見,即在此中。請舉所知,以告同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