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諸色澤候

面上五臟部分色

左頰主肝。右頰主肺。額上主心。鼻上主脾。(一雲脣口)頤上主腎。色青爲風。色赤爲熱。色黃爲食。色白爲氣。色黑爲寒也。

面上五臟四時

經言五臟之色。皆外榮於面。故死生疾病系焉。肝主春。其色青。心主夏。其色赤。脾主長夏。其色黃。肺主秋。其色白。腎主冬。其色黑。是謂五臟之色。隨四時各榮於面也。其色不深不淺。應常光潤者。爲平和也。若色重深者。其髒實。淺淡者。其髒虛。

面上五臟生死色

經曰。滋榮者。其色生。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枯夭者。其色死。青如草茲。赤如血。黃如枳實白如枯骨。黑如炱煤。

面上五臟部分相乘

肝色青者本色也。赤者心乘肝也。黃者脾乘肝也。白者肺乘肝也。黑者腎乘肝也。心色赤者本色也。青者肝乘心也。黃者脾乘心也。白者肺乘心也。黑者腎乘心也。脾色黃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脾也。赤者心乘脾也。黑者腎乘脾也。白者肺乘脾也。肺色白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肺也。赤者心乘肺也。黃者脾乘肺也。黑者腎乘肺也。腎色黑者本色也。青者肝乘腎也。赤者心乘腎也。黃者脾乘腎也。白者肺乘腎也。

面上五臟四時相乘

經言青赤見於春。赤黃見於夏。黃白見於長夏。白黑見於秋。黑青見於冬。是謂五臟之生。五行相繼也。爲病輕。若肝色見青白。心色見赤黑。脾色見黃青。肺色見白赤。腎色見黑黃。是謂真藏之色。五行相剋也。爲病重。

面目死生色

內經曰。凡病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聖濟經雲。脾真爲本。而面黃必生者。以真氣外榮故也。若面青目赤面青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謂無脾色外榮。而真氣已絕故也。

鼻上色

聖濟經曰。鼻端青爲腹冷。黑爲水氣。白爲無血。黃爲胸寒。赤爲有風。鮮明爲留飲

目內色

赤者心熱。淡紅者虛熱。青者肝熱。淺淡者肝虛。黃者脾熱無精腎虛

金匱死色

凡小兒病者。有黑色滿面。或繞口入口。或延眉繞目。或暗人中者。皆死。有青色延面。連目入耳者死。目無精光。眼中有物。如橫紅針者死。

外臺死色

凡小兒病者。面上有青黑色。如紗蓋定。從髮際印堂者。不以疾狀淺深。六十日死。至鼻柱者。一月死。至人中者。十日死。滿面者。即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