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清 徐靈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桃核承氣湯(四)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去皮)芒硝(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微利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太陽之邪由經入腑。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氣多血,熱甚則血凝,而上幹心包,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熱而行,故能自下,則邪從血出,與陽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則邪反陷入矣。當先解其外,宜桂枝湯。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小腹急結,是蓄血現症。按∶“宜桂枝湯”四字,從《金匱》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