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治雜下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黃;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連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數;十二霍亂而下;十三下如舍水;十四下已則煩;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無數,但下者;十八下但欲飲水;十九重下;二十雜錯不可名字。合二十種下。江夏太守以此法治,是下盡愈方。黃連(一兩)黃柏(一兩)熟艾(一兩)附子(一兩)甘草(一兩)乾薑(二兩)烏梅(凡七物,合搗下篩,蜜和丸,如大豆,飲服十丸,漸至二十丸,日三。青要結腸丸,治熱毒下不絕,不問久新,悉治之方。苦蔘橘皮阿膠(炙)獨活芍藥黃連藍青(一方乾薑四分代)鬼臼黃柏甘草(各四分)凡十物,合搗下篩,蜜烊膠和之,並手捻作丸,如梧子,幹以飲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增。姜附散,治青下、白下方。乾薑附子(炮)皂莢(炙去子)上三味,等分,搗篩爲散,飲服方寸匕,不過再服即愈。亦可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