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āo zhì bìng xìng dòng wù bìng yuán wēi shēng wù jun1 (dú )zhǒng huò zhě yàng běn yùn shū bāo zhuāng guī fàn
3 一、內包裝
(一)必須是不透水、防泄漏的主容器,保證完全密封;
(二)必須是結實、不透水和防泄漏的輔助包裝;
(三)必須在主容器和輔助包裝之間填充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必須充足,能夠吸收所有的內裝物。多個主容器裝入一個輔助包裝時,必須將它們分別包裝。
(四)主容器的表面貼上標籤,表明菌(毒)種或樣本類別、編號、名稱、數量等信息。
(五)相關文件,例如菌(毒)種或樣本數量表格、危險性聲明、信件、菌(毒)種或樣本鑑定資料、發送者和接收者的信息等應當放入一個防水的袋中,並貼在輔助包裝的外面。
4 二、外包裝
(一)外包裝的強度應當充分滿足對於其容器、重量及預期使用方式的要求;
(二)外包裝應當印上生物危險標識並標註“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非專業人員嚴禁拆開!”的警告語。
注:生物危險標識如下圖:
![]() |
生物危險標識 |
5 三、包裝要求
(一)凍幹樣本
主容器必須是火焰封口的玻璃安瓿或者是用金屬封口的膠塞玻璃瓶。
(二)液體或者固體樣本
1. 在環境溫度或者較高溫度下運輸的樣本:只能用玻璃、金屬或者塑料容器作爲主容器,向容器中罐裝液體時須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同時採用可*的防漏封口,如熱封、帶緣的塞子或者金屬卷邊封口。如果使用旋蓋,必須用膠帶加固。
2. 在製冷或者冷凍條件下運輸的樣本:冰、乾冰或者其他冷凍劑必須放在輔助包裝周圍,或者按照規定放在由一個或者多個完整包裝件組成的合成包裝件中。內部要有支撐物,當冰或者乾冰消耗掉以後,仍可以把輔助包裝固定在原位置上。如果使用冰,包裝必須不透水;如果使用乾冰,外包裝必須能排出二氧化碳氣體;如果使用冷凍劑,主容器和輔助包裝必須保持良好的性能,在冷凍劑消耗完以後,應仍能承受運輸中的溫度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