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通結湯

中醫學 方劑學 瀉下逐水 活血化瘀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ān suí tōng jié tāng

2 英文參考

Euphorbiae Kansui Decoction for Treating Intestinal Obstru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甘遂通結湯經驗方,出自《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天津南開醫院[1]

4 處方

甘遂末0.6~0.9g(衝),木香桃仁牛膝各9g,赤芍藥15g,厚朴15~30g,大黃9~24g(後下[1]

甘遂末0.6-1g(沖服),桃仁9g,木香9g,生牛膝9g,川樸15g,赤芍15g,大黃10-24g。

5 功能主治

功能攻水逐飲,活血化瘀[1]。主治重型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1]

行氣活血逐水通下。主腸梗阻較重,腹脹疼痛噁心嘔吐大便祕結腸腔積液較多者。

6 用法用量

水煎[1]

7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峻烈,非體壯邪實者禁用。

8 摘錄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天津南開醫院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