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疳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àn gān

2 英文參考

severe gan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malnutri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幹疳(severe gan disease[1])爲病名[2]。是指疳病後期氣血虛衰,脾胃衰敗者,以皮膚乾癟起皺,骨瘦如柴爲主要表現的疳證[2]疳疾的之一種[2]。見《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

4 病因病機

由於小兒乳食不調,心、脾積熱,津液虛損所致[2]

5 症狀

症見羸瘦,皮膚乾枯,兩目乾燥凹下,或畏光夜熱不安,啼哭無淚,腹部脹滿,口乾脣燥,或頸項倒斜[2]

6 治療

治宜健脾益氣,清熱養陰,用參苓白朮散加減[2]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