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fù zǐ má huáng tāng
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節)白朮 乾薑 甘草(炙)人蔘等分
上藥銼散。
治寒溼所中,昏暈緩弱,或腰背強急,口歪,語音混濁,心腹膜脹,氣上喘急,不能轉動。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
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節)、白朮、乾薑、甘草(炙)、人蔘各等分。
寒溼所中,昏暈緩弱,或腰背強急,口,語聲混濁,心腹(月真)脹,氣上喘,不能轉動。
每服4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上銼散。
《醫鈔類編》有“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