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鈉顆粒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ǔ zhí suān nà kē lì

2 註解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劑型

沖劑

3.2 拼音名

Fuzhisuanna Kili

3.3 標準編號

WS3-B-2260-96

本品爲腐植酸鈉製成的顆粒。

3.4 製法

腐植酸鈉適量(含腐植酸 40g),研成細粉,加入經乾燥後的糖粉 760g, 混勻,製成顆粒,低溫乾燥,製成 800g,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顆粒;味甜。

3.6 鑑別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於腐植酸0. 4g),研細,加水20ml,攪拌使溶解,照下述方法試驗:

(1)取溶液10ml,滴加稀鹽酸1ml使沉澱,濾過,濾濾滴加試液調節pH值至中性,置水浴上蒸乾,加水3ml使溶解,濾液顯鈉鹽的鑑別反應(附錄Ⅰ V)。

(2)另取溶液10ml,加入稀鹽酸適量,即生成棕黑色沉澱,加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 沉澱溶解,再加稀鹽酸使成酸性,沉澱復生成。

3.7 檢查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C)。

3.8 含量測定

取本品10袋的內容物,精密稱定,混勻,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腐植酸0. 2g),加水70ml,攪拌使溶解,濾過,濾紙用水10ml洗滌,洗液併入濾液,滴加稀鹽酸1ml,充分攪拌。分次轉移至50ml離心管中離心5分鐘(轉速3000轉/分),傾棄上清液, 收集沉澱,用0.01mol/L鹽酸液攪拌洗滌4次,每次約50ml,洗滌後均按上述條件離心5分鐘。將盛沉澱的離心管於105℃乾燥4小時,放冷後沉澱用適量水洗滌4次,定量轉移於已於105℃恆重的濾紙上(濾紙的恆重方法:將濾紙摺疊成過濾狀,置適宜的稱量瓶中105℃ 乾燥,取出時蓋上瓶蓋,再放入乾燥器中冷卻,稱量),將沉澱隨同濾紙在上述條件下乾燥恆重。所得沉澱重量即爲腐植酸的重量。本品含腐植酸鈉按腐植酸汁,應爲標示量的90.0~110.0%。

3.9 功能與主治

收斂,止血止瀉。用於吐血便血泄瀉嘔吐,脘腹疼痛小兒腹瀉脾虛久瀉久痢

3.10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8g,一日3次。

3.11 規格

每袋裝 8g(含腐植酸0. 4g)

3.12 貯藏

密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