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特荷甫定律滲透壓公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àn tè hé fǔ dìng lǜ shèn tòu yā gōng shì

2 註解

範特荷甫定律滲透壓公式是1886年範特荷甫(van’t Hoff)根據實驗數據得出一條規律:對稀溶液來說,滲透壓溶液的濃度和溫度成正比,它的比例常數就是氣體狀態方程式中的常數R。這條規律稱爲範特荷甫定律。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πV=nRT

或π=cRT

式中π爲稀溶液滲透壓,V爲溶液的體積,c爲溶液的濃度,R爲氣體常數,n爲溶質物質的量,T爲絕對溫度。

上式稱爲範特荷甫公式,也叫滲透壓公式。常數R的數值與π和V的單位有關,當π的單位爲kPa,V的單位爲升(L)時,R值爲8.31kPa•L•K-1•mol-1

範特荷甫公式表示,在一定溫度下,溶液滲透壓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粒子數(分子數或離子數)成正比,而與溶質的本性無關。

對於稀溶液,c近似於質量摩爾濃度,因此上式又可寫成

π=mBRT

對於相同cB的非電解質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因爲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粒子(分子)數目相等,所以滲透壓是相同的。如0.3mol•L-1葡萄糖溶液與0.3mol•L-1蔗糖溶液滲透壓相同。但是,相同cB的電解質溶液和非電解質溶液滲透壓則不相同。例如,0.3mol.L-1NaCl溶液的滲透壓約爲0.3mol.L-1葡萄糖溶液滲透壓的2倍。這是由於在NaCl溶液中,每個NaCl粒子可以離解成1個Na和1個Cl。而葡萄糖溶液是非電解質溶液,所以0.3mol•L-1NaCl溶液的滲透壓約爲0.3 mol•L-1葡萄糖溶液的2倍。

由此可見,滲透壓公式中,對電解質溶液來說,濃度cB(或mB)是1升溶液中能產生滲透效應溶質分子離子物質的量,稱爲滲透物質的量濃度

通過測定溶液滲透壓,可以計算溶質相對分子質量。如果溶質的質量爲m,摩爾質量爲M。實驗測得溶液滲透壓爲π,則該溶質相對分子質量數值等於摩爾質量)可通過下式求得:

主要用於測定高分子蛋白質等)的相對分子質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