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旧称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没有量纲,常用符号Mr表示。例如,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Mr(Cl2)=35.4527×2=70.9054。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适用于以分子存在的物质。以离子或巨型分子(原子晶体)存在的物质常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称为式量。
-
乙型野田村病毒属
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感染细胞中含有三分子正链RNA,RNA3是亚基因组RNA,相对分子质量为0.13×106(0.4kb),不包埋在粒子中。在甲型野田村病毒属,成员间CP蛋白只能计算序列的一致性为44-87%,而在乙型野田村病毒属,成员间CP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80%以上,在两个属的成员间,CP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仅为10%。
-
λ样噬菌体属
噬菌体头为20面体,直径约为60nm,由72个壳粒组成(60个6邻体和12个5邻体,T=7)。对乙醚部敏感。病毒基因组大小约48,502bp,相当于粒子重量的54%,G+C含量52%,具黏性末端。病毒俩含有9个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7–130×103之间,包括420拷贝的主要衣壳蛋白D和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和53×103)。
-
漂移病毒属
果蝇gypsy病毒基因组分子大小为7469bp,其中包括两个482bp的LTR。基因组RNA含有一个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ORF;这种蛋白是反转录蛋白囊膜蛋白的类似物,它通过疏水跨膜区域位于病毒膜,加工位点与跨膜和表面区域的切割相似。在转座子的中部还含有若干开读框(ORF),与反转录病毒的gag,pol及env基因同源。
-
聚天冬氨酸钾
概述: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Polyaspartate)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A.4.3.7乙腈(色谱级)。A.4.3.11衍生剂:向1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g邻苯二甲醛(OPA)、200μL巯基乙醇以及1mL甲醇,然后用pH值为10.5的0.1mol/L十水合四硼酸钠缓冲液定容。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质量较小的一次称量值。
-
L5样噬菌体属
对氯仿敏感。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52kbp,分枝杆菌噬菌体L5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已完成(52,297bp),G+C含量63%。病毒粒子含6个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从19–22到250×103,主要衣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粒子中含A型(E.coliPolI)DNA聚合酶。
-
φ29样噬菌体属
更可能是T=3,具有30个6邻体和11个5邻体),大小为50φ40nm。对氯仿不敏感。病毒粒子有9个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3–86×103),包括180–235拷贝的主要衣壳蛋白(在Φ29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9.6×103,在Cp-1中为42×103).含有B型(E.coliPolII)DNA聚合酶。噬菌体烈性,感染具有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菌。
-
冬菇
它可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坏死程度增加,糖原含量减少,并使肿瘤组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活力下降。另从金针菇菌丝体中分离得到一种弱酸性含90%以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00的糖蛋白(proflamin)有显着的抗癌活性,它对B-16黑色素瘤和腺癌755有明显作用,但不具细胞毒作用,小鼠口服该蛋白未见任何明显毒副反应。
-
博尔纳病毒科
BDV的p23是一个酸性多肽(pH4.8),它富含丝氨酸-苏氨酸(Ser-Thr)残基,含量达16%,可以在丝氨酸残基位点磷酸化,这种磷酸化由PKC和酪蛋白激酶II介导,因此,p24的特性与在其它负链RNA病毒中发现的磷蛋白活化子的特性相一致。
-
GB 1886.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zip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11月13日前言:本标准代替GB10783—2008《食品添加剂辣椒红》。A.3.3分析步骤: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视试样色价高低进行适当调整)(精确至0.0002g),用丙酮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mL,稀释至100mL,用分光光度计在460nm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cm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
转录酶
转录酶基因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将4种核苷酸合成RNA。在真杆菌中只有一种,负责mRNA、tRNA和rRNA的合成。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全酶(holoenzyme)是α2β'βσ,相对分子质量约480000。
-
多酶复合体
多种酶靠非共价键相互嵌合催化连续反应的体系,称为多酶复合体。连续反应体系中前一反应的产物为后一反应的底物,反应依次连接,构成一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部分。在完整细胞内的许多多酶体系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多酶复合体的相对分子量很高,例如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200×103;
-
玉米低聚肽粉
食用量≤4.5克/天质量要求性状黄色或棕黄色粉末蛋白质(以干基计)≥80.0%低聚肽(以干基计)≥75.0%AY(丙氨酸-酪氨酸)≥0.6%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蛋白质水解物所占比例≥90.0%水分≤7.0%灰分≤8.0%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婴幼儿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
T4样噬菌体属
T4样噬菌体属病毒基因组相对分子质量约120×106(169kbp),相当与粒子重量的48%,含有5-羟甲基胞嘧啶(HMC),没有胸腺嘧啶,并被糖基化。病毒粒子至少含有42种多肽(Mr8–155×103),包括1,600–2,000拷贝的主要衣壳蛋白(Mr43×103)、3个位于头内的蛋白。各种酶有B型DNA聚合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溶菌酶等。
-
乙型脂毛噬菌体属
乙型脂毛噬菌体属病毒基因组为线形双链DNA,分子大小约41kb,具有抗酶修饰的末端,病毒粒子含有2个主要结构蛋白和4个次要结构蛋白,2个主要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7kDa和25kDa,次要结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50kDa。病毒基因组有74个ORF,90%基因组序列编码蛋白质。
-
海藻扁蝇病毒
KFV分类类型:种分类:海藻扁蝇病毒海藻扁蝇病毒基本特性:海藻扁蝇病毒(KFV)原是从澳大利亚NewSouthWales的海藻扁蝇Chaetocoelopasydneyensis(双翅目扁蝇科)中分离获得。病毒粒子含单链RNA,相对分子质量3.5×106,2个主要C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3和29kDa,病毒粒子在中性CsCl的浮力密度为1.43g/ml。
-
KFV
KFV分类类型:种分类:海藻扁蝇病毒海藻扁蝇病毒基本特性:海藻扁蝇病毒(KFV)原是从澳大利亚NewSouthWales的海藻扁蝇Chaetocoelopasydneyensis(双翅目扁蝇科)中分离获得。病毒粒子含单链RNA,相对分子质量3.5×106,2个主要C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3和29kDa,病毒粒子在中性CsCl的浮力密度为1.43g/ml。
-
GB 1888—2014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删除了重金属含量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氨工艺生产的氨水经吸收二氧化碳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用时取上层清液。A.4总碱量(以NH4HCO3计)的测定:A.4.1方法提要:试样中加入过量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
-
GB 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胡萝卜素
附录A检验方法:A.1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0.8之间,否则应通过调整称样量来调整试样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加入5.0mL甲醇和1.0mL内标溶液。
-
GB 1886.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标准基本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6.3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粱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6年05月13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GB9993—2005。A.2鉴别试验:A.2.1溶解性: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石油醚和三氯甲烷。
-
6-甲基庚醛
概述:食品添加剂6-甲基庚醛(6-Methylheptanal)是以1-氯-5-甲基己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6-甲基庚醛分子式:C8H16O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128.2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4-羟基-4-甲基-5-己烯酸γ-内酯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4-羟基-4-甲基-5-己烯酸γ-内酯分子式:C7H10O2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126.1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B.2.4色谱炉温度:75℃恒温4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75℃至225℃,速率2℃/min,最后在225℃恒温8min。
-
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概述:食品添加剂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Furfuryl2-methyl-3-furyldisulfide)是以由糠硫醇和2-甲基-3-巯基呋喃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分子式C10H10O2S2。2017年2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其为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可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
-
4-癸烯酸
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溶解度(25℃)1g试样全溶于1mL95%(体积分数)乙醇中GB/T14455.34-癸烯酸含量,w/%≥97附录A折光指数(20℃)1.140~1.160GB/T14454.4相对密度(20℃/20℃)0.915~0.925GB/T11540附录A食品添加剂4-癸烯酸含量的测定:A.1仪器和设备:A.1.1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
2-(4-甲基-5-噻唑基)乙醇丙酸酯
概述:食品添加剂2-(4-甲基-5-噻唑基)乙醇丙酸酯(2-(4-methyl-5-thiazolyl)ethylpropionate)是以2-(4-甲基-5-噻唑基)乙醇和丙酸为原料制得。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至黄色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状态透明液体香气带烘烤、坚果样香气GB/T14454.2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
4,5-辛二酮
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溶解度(25℃)1g试样全溶于1mL95%(体积分数)乙醇中GB/T14455.34,5-辛二酮含量,w/%≥95附录A折光指数(20℃)1.414~1.424GB/T14454.4相对密度(20℃/20℃)0.908~0.918GB/T11540附录A食品添加剂4,5-辛二酮含量的测定:A.1仪器和设备:A.1.1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
5-羟基癸酸乙酯
质量规格要求: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由δ-癸内酯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5-羟基癸酸乙酯。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5-羟基癸酸乙酯分子式:C12H24O3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21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GB 30606—2014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亚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6—2014《食品添加剂甘氨酸亚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加入3g碘化钾,盖上瓶塞,轻轻摇动,于暗处放置5min,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
GB 316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吸收瓶中的吸收液,至溶液呈灰绿色为终点。A.6.3结果计算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w3按式(A.3)计算:式中:m1——灼烧后瓷蒸发皿和残渣的质量,单位为克(g);A.7.3分析步骤:A.7.3.1浊度标准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移取5.0mL浊度标准原液,置于10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5min。
-
GB 3163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镍
表1感官要求要求项目海绵镍负载型镍色泽灰黑色、黑色黑色状态颗粒状颗粒状检验方法取适量试样置于已有25mL水的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白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A.4.1.2.7硝酸银溶液:17g/L。A.4.1.3.2玻璃砂坩埚:滤板孔径5μm~A.4.2.2.3盐酸。
-
GB 188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钠
标准基本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6.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6年05月13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代替GB1894—2005。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约3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
GB 1886.1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糖精钠
标准基本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6.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6年05月13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代替GB4578—2008。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糖精钠含量,ω/ .A.4.1.4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mol/L。
-
己二酸二辛酯
质量规格要求: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由己二酸和1-辛醇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己二酸二辛酯。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己二酸二辛酯分子式:C22H42O4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370.5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B.2.4色谱炉温度:230℃恒温。
-
T5样噬菌体属
病毒粒子头为20面体,直径约为80nm,肠杆菌噬菌体T5的尾大小为180×9nm,弧菌噬菌体ф149的尾大小为160×9nm,有一个亚末端盘,亚盘具有3个120nm长的扭曲丝和一个直的50nm长丝尖端。病毒粒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14×106,CsC1I浮力密度为1.53g/cm3,S20w为608S。
-
GB 30602—2014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2—2014《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4年11月1日起实施。A.2.1.2盐酸溶液:1+1。A.3.2分析步骤:称取约0.15g样品,精确至0.0001g,加50mL冰乙酸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
-
GB 30608—2014 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8—2014《食品添加剂DL-苹果酸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A.2.1.5氢氧化钠溶液:40g/L。A.3.2分析步骤:称取0.15g干燥后的试样,精确至0.0001g,加30mL冰乙酸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
GB 30605—2014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甘氨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经降温结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钙。A.3.3分析步骤: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溶解,加入15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0.1g钙羧酸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
-
GB 30612—2014 食品添加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2—2014《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B.3.2折光率的测定:B.3.2.1仪器和设备阿贝氏折光仪。m2——扁型称量瓶恒重后的质量的数值和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GmCLV
GmCLV分类类型:种分类:大蜡螟细胞系病毒大蜡螟细胞系病毒基本特性:大蜡螟细胞系病毒(GmCLV)是来源于鳞翅目昆虫大蜡螟的细胞系受未命名RNA病毒Maizestemborervirus(MSBV)攻毒后,从该细胞系中分离出的病毒。病毒在培养的蜡螟细胞中复制,注射到大蜡螟幼虫后也能复制。
-
GB 30614—2014 食品添加剂 氧化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碳酸钙灼烧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氧化钙。A.7氟(F)的测定:称取1.00g±0.01g试样,加水使试样完全润湿,滴加盐酸溶液(1+1)至试样完全溶解并过量2mL,加热至微沸,冷却后完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m2——玻璃砂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
GB 30610—2014 食品添加剂 乙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0—2014《食品添加剂乙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之规定制备;
-
GB 30603—2014 食品添加剂 乙酸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3—2014《食品添加剂乙酸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称取30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和30mL水,微热使溶解;A.3.2分析步骤:称取0.2g干燥后的样品,精确至0.0001g,加40mL冰乙酸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
化妆品新原料申报与审评指南
化妆品新原料申报与审评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化妆品新原料的申报和审评。化妆品新原料毒理学评价资料应当包括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综述、必要的毒理学试验资料和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化妆品新原料一般需进行下列毒理学试验:(一)急性经口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6)亚慢性经口或经皮毒性试验。
-
T7样噬菌体属
粒子相对分子质量约48×106,CsCl中浮力密度1.50g/cm3,S20w是510S,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病毒粒子至少有9种结构蛋白(Mr13–150×103),主要衣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约38×103,有460个拷贝,3个结构蛋白位于头内。含有B型(E.coliPolII)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噬菌体烈性,特异性感染肠细菌和相关的革兰氏阴性菌。
-
GB 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2-戊基-3-氧代-1-环戊基)-乙酸甲酯2.2分子式:C13H22O32.3结构式:2.4相对分子质量:22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含量(w)/%反式≥85附录A、附录B顺式≥9~
-
GB 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
取此试样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乙醇盐酸溶液做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5nm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应控制在0.2~A.4.1.5甲醇溶液:50%。A.4.4.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A.4.3参考色谱条件下,多次进样,对对照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分离度R应大于1.5,理论塔板数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
GB 1886.6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
取此试样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95%乙醇做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420nm~称取0.6g空白样,精确至0.0001g,置于顶空瓶中。A.4.6.2待测组分:待测组分(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ωi,以毫克每千克(mg/kg)计,按式(A.3)计算:式中:Ai——试样溶液色谱图中待测组分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
-
GB 1886.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花黄
附录A检验方法:A.1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取此试样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pH5.0)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400nm~
-
2-己基吡啶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2-己基吡啶2.2分子式:C11H17N2.3结构式:2.4相对分子质量163.26(按202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2-己基吡啶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B。B.2.2固定相:聚乙二醇。
-
GB 30611—2014 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1—2014《食品添加剂异丙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A.4.2分析步骤:向100mL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刚出现,并保持30s不变,然后加50mL(约39g)试样,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