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

人物百科 古代醫生稱謂 明代 中醫學家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āng shì

2 英文參考

a necromancer

an alchemist

a sorcerer[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概述

方士:1.方術之士;2.明代醫生。

4 方術之士·方士

方士爲方術之士[1]。古代掌握方技、求仙、煉丹、禁祝、祈禱諸術的人[1]。這種職業的出現開始於周,至秦漢漸盛[1]。《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遵《內經》此說,故方士多指方技之士,即醫生[1]

《史記·秦始皇記》:“方士欲煉以求奇藥。”其出現不晚於周,至秦漢大盛,並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方士集團,即所謂方仙道或神仙家。又以所主方術不同而有行氣吐納服食仙藥、祠竈鍊金、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別。神仙思想及其方術,成爲後世道教的核心內容與精神支柱。

5 明代醫生·方士

方士爲明代醫生。字邦彥,福建莆田人,精通醫術,濟人利物,人稱讚之。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