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èr shēng tāng

2 英文參考

Ersheng Deco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二生湯爲方名,同名方約4首。

4 傳信適用方》卷一引葉夢錫方之二生湯

傳信適用方》卷一引葉夢錫方之二生湯組成爲生附子、生半夏等分。爲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十片,或再加木香少許,水煎空腹服。治冷痰咳嗽[1]

4.1 組成

附子1兩,半夏半兩(洗)。

4.2 主治

胃有寒痰,嘔吐不止,痰嗽,及藥入咽即吐逆者。

4.3 用法用量

(口父)咀,分3服。水2盞,加生薑20片,煎8分,空心服。

4.4 附註

《濟生》本方用附子(生、去皮臍)、半夏(生用)等分,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三片,煎服。

5 《重訂嚴氏濟生方》之二生湯

5.1 處方

附子(生,去皮、臍)半夏(生用)各等分

5.2 製法

上藥研爲細末。

5.3 功能主治

《重訂嚴氏濟生方》之二生湯主寒痰咳嗽。

5.4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10片,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稍加木香煎服尤佳。

5.5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6 辨證錄》卷十三方之二生湯

6.1 處方

黃耆3兩,土茯苓3兩,生甘草3錢。

6.2 功能主治

辨證錄》卷十三方之二生湯具有補虛瀉毒之功效。主楊梅瘡,大虛而毒深中。遍身毒瘡,黃水氾濫,臭腐不堪。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連服4劑,而瘡漸紅活;再服4劑而盡乾燥;又服4劑痊癒

6.4 各家論述

此方之妙,全不去解毒,只用黃耆補氣,氣旺而邪自難留。得生甘草之化毒,得土茯苓之引毒,毒去而正自無虧,氣旺而血又能養。

6.5 摘錄

辨證錄》卷十三

7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方之二生湯

7.1 組成

木瓜生薑(不去皮)各等分

7.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方之二生湯治小兒吐逆不止。

7.3 用法用量

上藥切作薄片,量兒大小,以水煎熱,去滓與服。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