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泻
虚泻病证名。因脏腑虚弱所致的泄泻。见《医学入门》卷五。又称虚泄。多属脾肾虚弱。症见困倦无力,自汗,消瘦,大便溏泄清稀,甚至完谷不化,四肢清冷,脉多细弱。轻者属脾,重者属肾。治宜健脾补肾,选用参苓白术散、理中汤、升阳除湿汤、四神丸、椒附丸等方。参见脾泄、肾泄、气陷泄泻等条。
-
白障
白障为病证名。指宿翳之色白而厚者。《审视瑶函》卷三:“(凝脂翳症)待长大而蔽满黑睛者,虽救得珠完,亦带疾矣。用四顺清凉饮子加减治疗。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
乌贼骨
概述:乌贼鱼骨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海螵蛸之别名。性味归经:乌贼鱼骨味咸、涩,性微温。1.治崩漏,吐血,衄血,便血,遗精,带下,久虚泻痢,胃痛泛酸,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瘿瘤。乌贼鱼骨为眼科常用退翳障药,具有退翳明目,收敛止血的功效:(1)用于黑睛生翳,可与石决明散合用。
-
调气
概述:调气:1.刺法用语;包括行气、降气等法。参见行气法、降逆下气:行气法指能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一类针刺方法。主要包括提插行气、呼吸行气、捻转行气、按压行气、针向行气、接经行气诸法。针灸常选肺俞、尺泽、膻中、天突、丰隆等穴,针用泻法。针灸常选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等穴,针用补法;
-
二生汤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叶梦锡方之二生汤:《传信适用方》卷一引叶梦锡方之二生汤组成为生附子、生半夏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十片,或再加木香少许,水煎,空腹服。治冷痰咳嗽。稍加木香煎服尤佳。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辨证录》卷十三方之二生汤:处方:生黄耆3两,土茯苓3两,生甘草3钱。又服4剂痊愈。
-
上守神
上守神指技术上高明的医生,能明辨疾病虚实,治疗上辨证论治,以治神为主,补虚泻实,运用自如。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
-
李怀德
李怀德即李培卿。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字怀德。上海嘉定人。崇《内》《难》,精针灸,临证重脾胃虚实,治多奇中,针刺手法强调慢针细捻,补虚泻实,自成一家。
-
补泻反则病益笃
补泻反则病益笃为针灸临床治疗术语。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意谓实证用补,虚证用泻,反补虚泻实之道,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
陈慕兰
陈慕兰为近代针灸家。四明(今属浙江)人。李培卿之师。参见李培卿: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字怀德。上海嘉定人。崇《内》《难》,精针灸,临证重脾胃虚实,治多奇中,针刺手法强调慢针细捻,补虚泻实,自成一家。
-
乌鲗骨
概述:乌鲗骨为中药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海螵蛸之别名。性味归经:咸,涩,微温。入肝、肾经。1.治崩漏,吐血,衄血,便血,遗精,带下,久虚泻痢,胃痛泛酸,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瘿瘤。2.治创伤出血,聤耳,湿疹,疮疡久不收口,研末撒;目中浮翳。水煎剂具有抗辐射作用。
-
乌贼鱼骨
概述:乌贼鱼骨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本草纲目》记载的海螵蛸之别名。性味归经:乌贼鱼骨味咸、涩,性微温。1.治崩漏,吐血,衄血,便血,遗精,带下,久虚泻痢,胃痛泛酸,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瘿瘤。乌贼鱼骨为眼科常用退翳障药,具有退翳明目,收敛止血的功效:(1)用于黑睛生翳,可与石决明散合用。
-
冰瑕障
概述:冰瑕障为病名。症状:《证治准绳·杂病》:“薄薄隐隐,或片或点,生于风 之上,其色光白而甚薄,如冰上之瑕。”关于宿翳:宿翳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
治求其属
治求其属治疗学术语。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用苦寒药泻热而热不退,当用补阴法治疗;阳虚阴盛引起阴寒偏盛证,用辛热药散寒而寒不去,当用补阳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
-
三百六十五络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作用。
-
李培卿
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上海嘉定人。字怀德,上海人。后徙居嘉定县。于22岁时以陈慕兰为师,钻研《内经》、金元四大家之说,针灸术并尊窦汉卿、杨继洲等家。又好用长针,中年重用温针,并提出于夏季伏天施针灸治法,发明“伏针”、“伏灸”术。由其后代整理之《针灸科李培卿学术经验》,概述其学术成就。
-
老翳
老翳为病证名。见《异授眼科》。参见宿翳:宿翳为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上述虽有若干治法,但翳久深厚者疗效不佳。
-
冰瑕翳
概述:冰瑕翳:1.宿翳之菲薄透明光滑者;又名冰瑕障、冰壶秋月。关于宿翳:宿翳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症状:《审视瑶函》:“眼内障如水晶色,厚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隐隐内中藏,视物蒙如云雾隔…
-
冰壶秋月
概述:冰壶秋月为病名。症状: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亦是宿翳,若隐若现,或片或点,留于风 ,色光白而甚薄,看虽易治,其实不然。”关于宿翳:宿翳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
参苓术附汤
处方:人参7钱,白术3钱(土炒),茯苓1钱,附子(制)1钱。功能主治:产后虚泻,眼昏不识人。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下引朱丹溪方
-
应急大效玉粉丹
《证类本草》卷四引《经验方》:方名:应急大效玉粉丹组成:生硫黄5两,青盐1两。主治:元脏气发,久冷腹痛,虚泻。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附注: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玉粉丹。
-
微波针灸
微波针灸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科技工作者与针灸医务人员合作,将小剂量微波,通过毫针输入人体,产生类似温针和温灸的作用,因称。临床实践证实,微波针灸具有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补虚泻实,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洽疗时,先将毫针刺入人体的经穴,并通过运用手法使之得气,然后再向穴位定向辐射微波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