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èr mǔ níng sòu tāng
二母寧嗽湯出《古今醫鑑》卷四。組成爲知母(去毛)、貝母(去心)各一錢半,黃芩、梔子仁各一錢二分,生石膏二錢,桑白皮、茯苓、瓜萎仁、陳皮各一錢,枳實七分,五味子十粒,生甘草三分。爲粗末,加生薑三片,水煎,臨臥服。功能清瀉肺胃,化痰止咳,治因傷酒食,胃火上炎,衝逼肺金,以致咳嗽吐痰,經旬不愈者[1]。
知母(去毛)1.5克 貝母(去心)4.5克 黃芩3.6克 山梔仁3.6克 石膏6克 桑白皮3克 茯苓3克 瓜蔞仁3克 陳皮3克 枳實2.1克 五味子10粒 生甘草0.9克
上藥銼爲一劑。
二母寧嗽湯主治因傷酒食,胃火上炎衝肺,咳嗽吐痰,經旬不愈者。
二母寧嗽湯加生薑3片,水煎,臨臥時,緩緩口服。
《古今醫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