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繭皮炎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é jiǎn pí yán

3 疾病概述

蝶蛾類屬昆蟲綱鱗翅目,它們的翅上都覆蓋有細小的鱗片,大部分蝶蛾的幼蟲體表都有毒毛,毒毛有一管狀的空心和體內的毒腺相通,毒腺內含有淡黃色的液體,是一種弱鹼性有刺激性的毒汁,人若接觸毒毛,可被刺傷引起皮炎。當幼蟲結繭成蛹時,幼蟲將毒毛折斷一併織入繭內,且在繭外的細絲中也含有一些毒毛,人若接觸蛾繭,毒毛也可刺入皮膚引起皮炎。接觸蛾繭後的臨牀表現,根據蛾繭種類的不同,其症狀略有差異,但大部分均表現出皮膚潮紅腫脹,中央有丘疹,有的可出現水皰皮膚有刺癢、灼痛,約經2~3周皮疹逐漸消退痊癒,如有繼發感染可使病程延長。

4 疾病描述

蝶蛾類屬昆蟲綱鱗翅目,它們的翅上都覆蓋有細小的鱗片,大部分蝶蛾的幼蟲體表都有毒毛,毒毛有一管狀的空心和體內的毒腺相通,毒腺內含有淡黃色的液體,是一種弱鹼性有刺激性的毒汁,人若接觸毒毛,可被刺傷引起皮炎。當幼蟲結繭成蛹時,幼蟲將毒毛折斷一併織入繭內,且在繭外的細絲中也含有一些毒毛,人若接觸蛾繭,毒毛也可刺入皮膚引起皮炎。

5 症狀體徵

接觸蛾繭後的臨牀表現,根據蛾繭種類的不同,其症狀略有差異,但大部分均表現出皮膚潮紅腫脹,中央有丘疹,有的可出現水皰皮膚有刺癢、灼痛,約經2~3周皮疹逐漸消退痊癒,如有繼發感染可使病程延長。

6 治療方案

可用透明膠紙或膠布反覆數次粘去皮膚上的毒毛,然後外搽1%酚或薄荷爐甘石洗劑或用1%~2%的明礬溶液冷溼敷,也可用鮮馬齒莧或鮮半邊蓮搗爛敷於患處,或用鮮棉花桃切開取其果肉搗爛敷於患處可止痛消炎。如皮疹密集時,可用1%鹽酸吐根鹼溶液3 mL在患處的近心段皮下注射可立即止痛。有心臟病、低血壓、肝腎功能不良者及孕婦、幼兒禁用。

症狀嚴重,可給予抗組胺藥或止痛劑及皮質類固醇。有人採用自體法治療收到良好的效果。當皮膚被刺傷後及時捉1~3條刺毛蟲壓碎擠出體液塗於患處,癢痛紅腫很快消退

7 預後及預防

在刺毛蟲盛發季節可用5%~10%滴滴涕乳劑或用2%敵百蟲溶液噴灑樹幹樹葉,以殺死幼蟲。摘除有卵塊的樹葉燒死蟲卵。夜間用誘光燈捕殺蟲蛾。此外,加強個人防護,不要在有刺毛蟲的樹蔭下納涼,兒童不要在樹下嬉戲,亦不要在有刺毛蟲的樹下曬衣服、被褥、尿布。不要用手直接摘有刺毛蟲的樹枝樹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