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ross-ey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cockey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crosse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concomitant esotrop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鬥雞眼爲病名[1]。是雙眼內斜視之俗稱[1]。屬目偏視,又名通睛[1]。
通睛(crosseye concomitant esotropia)爲病證名[2]。出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又名鬥雞眼[2]、鬥睛(見吳克潛《病源辭典》)。屬目偏視[2]。是指以雙眼同時注視時,目珠偏於內側爲主要表現的眼病[3]。多見於小兒[3]。
6 鬥雞眼的治療
鬥雞眼治宜化痰通絡爲主;結合針刺睛明、攢竹、絲竹空、合谷等穴[4]。
6.1 辨證治療
6.1.1 稟賦不足證
通睛·稟賦不足證(crosseye with constitutional insufficiency pattern)是指稟賦不足,以目珠偏斜向內側,與生俱來或幼年逐漸形成,或伴目珠發育不良,能遠怯近,視物模糊,舌淡紅,苔薄白,脈弱爲常見症的通睛證候[4]。
6.1.1.1 症狀
目珠偏斜向內側,與生俱來或幼年逐漸形成,或伴目珠發育不良,能遠怯近,視物模糊,舌淡紅,苔薄白,脈弱[4]。
6.1.1.2 證候分析
6.1.1.3 治法
6.1.1.4 方藥治療
6.1.2 經絡攣滯證
通睛·經絡攣滯證(crosseye with pattern of channel-collateral spasm and stagnation)是指經絡攣滯,以小兒長期仰臥,或長期逼近視物,或偏視燈光及亮處,眼珠逐漸向內偏斜爲常見症的通睛證候[4]。
6.1.2.1 症狀
小兒長期仰臥,或長期逼近視物,或偏視燈光及亮處,眼珠逐漸向內偏斜[4]。
6.1.2.2 治法
舒筋通絡[4]。
6.1.2.3 方藥治療
6.1.3 風熱、風痰
6.1.3.1 症狀
一眼或兩眼目珠驟然偏斜,向某些方向轉動受限,兼見頭痛目眩,噁心嘔吐,視一爲二,但視物尚清晰[4]。
6.1.3.2 治法
6.1.3.3 方藥治療
6.1.4 外傷所致
因外傷所致者,用正容湯或通肝散中選加紅花、桃仁、丹蔘、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