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紀

地質年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ì sān jì

2 英文參考

Tertiary Period

3 註解

第三紀是地質年代名稱。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6500萬年至300萬年。延續約6200萬年。“第三紀”一詞,由意大利地質學家阿杜諾(G.Arduino)於1779年創用。分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早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至2500萬年,內分古新世(Paleocene Epoch)、始新世(Eocene Epoch)和漸新世(Oligocene Epoch);晚第三紀距今2500萬年至300萬年,內分中新世(Miocene Epoch)和上新世(Pliocene)。第三紀形成的地層叫“第三系”,代表符號爲“R”。早第三紀形成的地層叫“下第三系”,代表符號爲“E”;晚第三紀形成的地層叫“上第三系”,代表符號爲“N”。第三紀被子植物、昆蟲、鳥類和哺乳類最繁榮。早第三紀海生無脊椎動物以大型有孔蟲(貨幣蟲)、哺乳動物以古老類型爲特徵。晚第三紀大型有孔蟲消失,代之以小型浮游有孔蟲,哺乳動物亦以新生類型取代古老類型。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