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茄子

中藥材 理氣消食 中醫學 澀精止帶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ì qié zǐ

2 中醫大辭典》·地茄子

地茄子中藥名,出自《分類草藥性》[1]

2.1 來源及產地

桔梗科植物銅錘玉帶草Pratia begoniifolia (Wall.)Lindl.的果實[1]分佈西南、華南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臺灣[1]

2.2 性味

澀,微溫[1]

2.3 功能主治

功在固精,順氣,消積[1]。主治遺精白帶疝氣,小兒疳積[1]

2.4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

2.5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1]

3 《*辭典》·地茄子

3.1 出處

分類草藥性》

3.2 拼音名

Dì Qié Zi

3.3 來源

桔梗科植物銅錘玉帶草果實。8~9月採。

3.4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澀,無毒。"

3.5 功能主治

固精,順氣,消積,散瘀。治遺精白帶疝氣疳積,癰腫,金瘡出血

①《分類草藥性》:"治男子遺精,女子白帶順氣散瘀。治一切頭暈補氣,燉肉服。"

②《四川中藥志》:"順氣,消積,化痰散瘀血,消癰腫。治金創出血膀胱疝氣。"

3.6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

3.7 注意

《四川中藥志》:"溼熱滯澀者及孕婦勿用。"

3.8 附方

①治男子遺精,女子白帶地茄子金櫻子白果根刺梨根、粉子頭。共燉肉服。

②治子宮脫垂地茄子三匹風劉寄奴。燉豬肚子服。

③治小兒疳積地茄子、柑子刺。蒸豬肝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④治角膜潰瘍銅錘玉帶草果實取汁點眼。(《雲南中草藥》)

3.9 摘錄

《*辭典》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5.

用到中藥地茄子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