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diē dǎ gāo yào
五香膏
川烏2兩,草烏2兩,三棱2兩,蓬術2兩,當歸2兩,生地2兩,赤芍2兩,大黃2兩,川山甲2兩,木鱉子2兩,生南星2兩,牙皁2兩,密陀僧4兩(研),鉛粉(漂)1斤,丁香(研細末,下同)2兩,肉桂2兩,乳香(去油)2兩,沒藥(去油)2兩,甘松2兩,山奈2兩,川芎2兩,白芷2兩,川柏2兩,大茴2兩。
用桐油、香油各2斤,將前12味先熬枯濾淨,再熬滴水成珠,入陀僧、鉛粉熬成膏,離火再加後10味,再添麝香5錢攪勻,收貯攤用。
諸損百病。
孕婦忌用。
《傷科彙纂》卷七
跌打膏藥
乳香150g,沒藥150g,血竭90g,冰片90g,樟腦90g,金不換30斤,東丹10斤,茶油清20斤。
活血祛風,消腫止痛。
跌打損傷,骨折筋傷,腫脹疼痛。
用時攤於硬紙或布帛上,外貼患處。
先將乳香、沒藥、血竭、金不換用茶油清浸透,慢火煎2小時,改用急火煎藥至枯,去滓過濾,取濾液再煎至濃稠,鍋起白煙時,放入東丹,煎至滴水成珠,離火後加入冰片、樟腦調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