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針

鍼灸工具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óng zhēn

2 英文參考

line needl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rallel needl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叢針爲針具名[1]皮膚針之一種[1][2]。將毫針集簇成叢,外加捆紮,因名[2][2]。用於淺刺皮膚

參見皮膚針皮膚針爲針具名[3][4]。是一種多針淺刺的專門針具[4][4]。因其刺激僅及皮膚,故名[4][4]

可用6~7號縫衣針5~7枚,橫插入一根鑽有孔眼的竹箸末端並加線固定,亦稱箸針[4]。市售小錘式皮膚針[4]。以其裝置的針數不同,分別有梅花針七星針叢針等名稱[4][4]。使用時用腕力彈叩刺激部位[4]。現在之滾刺筒,亦屬此類[4]。它是在古代鑱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分小錘式、刷帚式和滾筒式等幾種[4]。其刺激輕微,適用於小兒,故又稱爲小兒針[4]

皮膚針(圖出自《中國鍼灸學詞典》)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9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2.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