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遠段切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ǐ gǔ yuǎn duàn qiē chú shù

2 註解

尺骨遠段切除術

尺骨遠段骨折畸形癒合後,橈尺下關發生脫位可引起損傷關節炎;少兒期橈骨遠端骨骺骨折將影響骺的發育,以致尺骨遠端突出,同樣可發生橈尺下關脫位。以上情況都會使橈尺下關節及腕關節功能發生障礙,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將尺骨遠段切除。臨牀上這一手術多用於此類疾病及尺骨遠端的腫瘤

3 手術圖解

皮膚切口

⑵顯露尺骨遠端,在預定切斷處鑽孔以待切骨

⑶用鑿在骨孔間切斷尺骨

⑷切除尺骨遠段

⑸緊縮縫合骨

圖1 右側尺骨遠段切除術

4 麻醉

臂叢麻醉或局麻。

5 手術步驟

1.體位 病人仰臥,上肢外展或放胸前,上臂置充氣止血帶。

2.切口、顯露 自尺骨莖突起,沿尺骨外緣向上切開皮膚,長約5cm。切口勿超過莖突,以免損傷神經淺支[圖1 ⑴]。在尺側伸、屈腕肌腱之間切開筋膜及尺骨骨膜約2.5cm,骨膜下剝離尺骨遠端。

3.切除尺骨遠段 距尺骨遠端2.5cm處作短斜面切斷,斜面向尺側,以免殘端突出皮下。在預定尺骨切面應先鑽數孔,然後用鑿或剪在孔間切斷,以免骨質劈裂。夾住遠側斷端往下翻轉,並非骨膜下剝離,即可將尺骨遠段及莖突完全切除[圖1 ⑵ ~⑷]。剝離時應注意避免損傷周圍組織及位於尺骨內前方的尺動、靜脈神經。骨切除的部位不可太高。以免切斷旋前方肌的止點而引起前臂旋轉功能的障礙。

4.縫合 將尺骨遠端的殘留骨膜作緊縮縫合成條索狀,以固定尺骨殘端,防止新生骨的形成[圖1 ⑸],然後逐層縫合。

6 術後處理

術後不需外固定,疼痛消失後即可開始活動。旋轉運動經過鍛鍊多能逐步改善。3~4周後開始輕工作。

7 骨切除術後的重建

有些部位的骨切除術後,對功能無影響或有輕微障礙(如腓骨中、上段、髕骨、肋骨、不傷及髖臼及骶髂關節的髂骨翼、尺骨下端、橈骨頭部等),不需進一步修復重建。但四肢的主要長骨(如肱、橈尺、股、脛骨功能重要,骨切除術後必須重建。在關節外的骨切除,可在切除同時給以植骨及內固定,恢復骨的連續性。對半關節或全關節切除者,可作功能關節融合性;當骨腫瘤未侵入軟組織,僅爲低度惡性時,可施行瘤骨切除、滅活再植術;年齡超過50歲者,可考慮人工半關節或全關節置換術,以保留關節功能

骨切除後的植骨需要較長的皮質骨及較多的松骨質,自體骨難以供給,可採用同種異體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