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後6~8周即進入陳舊性心肌梗死(remote myocardial infarction)階段,兩者同爲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可以有明確的或不太明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程,而進入陳舊性心肌梗死階段(穩定期),僅在行心電圖或其他檢查時發現[1]。有些患者在陳舊性心肌梗死階段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表現爲心絞痛或心功能不全[1]。
4 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
4.1 症狀
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無任何症狀,或表現爲穩定型心絞痛[1]。
如之前是廣泛前壁心肌梗死,之後可有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如不採用有效治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症狀。如活動耐量下降、疲乏、喘憋等[1]。
4.2 體徵
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無異常體徵,有心功能不全時可以出現心界擴大、肺部溼囉音、雙下肢水腫、肝大、頸靜脈怒張、腹水、胸腔積液、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齊、心音低鈍、心臟雜音等[1]。
4.3 輔助檢查
4.3.1 心電圖
常可見陳舊性心肌梗死表現,即相鄰兩個或兩個以上導聯的病理性Q波(深和寬),伴或不伴T波倒置,也有部分患者僅有T波倒置,陳舊性前壁心肌梗死可以表現爲R波振幅的減小或遞增不良等[1]。
4.3.2 超聲心動圖
在有條件的醫院可以作超聲心動圖,可見到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有心功能不全者可見到左室射血分數下降、心腔擴大、瓣膜反流等[1]。
4.3.3 胸片
5 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治療
不能明確是否存在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進行復雜檢查時可轉三級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1]。
心絞痛的情況惡化甚至出現新的心肌梗死或者心衰情況惡化時應轉往三級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進一步診治[1]。
5.1 用藥原則
擴張冠脈,減少和防止心肌缺血的發生,通過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抗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1]。
5.2 陳舊性心肌梗死用藥方案
5.2.1 抗血小板治療
如無禁忌證,終身口服阿司匹林75~150mg,一日1次。服用阿司匹林時注意出血情況,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情況。[1]
5.2.2 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供血
若有心絞痛可口服硝酸酯類。硝酸酯藥物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供血[2]。
臨牀常用的硝酸酯類主要是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醇(消心痛)和單硝酸異山梨醇。
平常可口服硝酸酯類,如硝酸異山梨酯5~10mg,一日2~3次[2];
心絞痛發作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0.5mg[2];
硝酸酯類藥物在使用時可能出現頭痛、一過性血壓降低等現象(由於擴張血管所致),從小量開始、臥位時服藥可減少或避免這些不良反應;如果心絞痛僅在高強度體力勞動下發作也可在體力活動前事先服用以預防心絞痛的發作[2]。
5.2.3 β受體阻斷藥
β受體阻斷藥有減少心肌缺血、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遠期預後的作用,如無禁忌證應長期服用,具體用法和注意事項同穩定型心絞痛。
可選美託洛爾6.25~25mg,一日2次,最大可達一日100mg,分2次服用;也可以選用比索洛爾2.5~5mg,最大劑量10mg,每日1次[2]。同時β受體阻斷藥阿替洛爾也是重要的選擇藥物,阿替洛爾6.25~12.5mg,一日2次,最大可達一日50~100mg,分2次服用;或普萘洛爾5~10mg,一日3~4次,最大可一日100mg,應分3~4次服用[2]。以上幾種β受體阻斷藥的藥物使用時按患者靜息時心率調整用藥量,目標心率55~65次/分;如無禁忌證該藥應長期服用;有嚴重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結綜合徵、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低血壓、支氣管哮喘、心功能惡化時禁用[2]。
服用β受體阻斷藥者應注意複查心電圖,尤其用藥初期和增加劑量時,應特別注意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情況,應從小量開始,每5~7天逐漸加量;如美託洛爾可以從6.25mg,每天2次開始;比索洛爾從2.5mg,每天1次開始[2]。
5.2.4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預後,防止出現心室重構。卡託普利12.5~25mg,一日2次;或依那普利10~20mg,一日2次;或纈沙坦80~160mg,一日1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