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自汗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婦科 婦產科疾病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ǎn hòu zì hàn

2 英文參考

puerperal spontaneous sweat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產後自汗爲病證名[1]產婦在飲食時或睡眠中汗出較多,一般2~3天之後可逐漸減少以致恢復,屬正常生理現象[1]。若汗出過多或持續時間長,則屬病態[1]

4 病因病機

多因體質素弱,復因產時氣血耗傷,以致肺氣更虛,衛陽不固,腠理疏泄,氣陰兩虛所致[1]

5 症狀

症見產後汗出較多,不能自止,時或惡風微熱面色㿠白氣短懶言,語聲低怯,頭暈心悸,倦怠乏力[1]

6 治療

治宜補氣固表止汗[1]。方用玉屏風散大棗生薑[1]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93.

治療產後自汗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