蔘茸健脾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ēn róng jiàn pí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別名/通用名

黨蔘健脾丸

2.2 拼音名

Shenling Jianpi Wan

2.3 標準編號

WS3-B-0574-91

2.4 處方

黨蔘 50g 白朮(土炒) 50g 薏苡仁(土炒) 120g 白扁豆(土炮) 60g 山楂(去核清炒) 60g 谷芽(清炒) 50g 芡實(麩炒) 50g 陳皮 50g 六神曲(麩炒) 60g 蓮子肉(土炒) 60g 麥牙(清炒) 60g 茯苓 60g 山藥(麩炒) 60g 枳殼(麩炒) 30g 砂仁 40g 甘草(蜜炙) 30g

2.5 製法

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120~ 130g 製成大蜜丸,即得。

2.6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稍苦。

2.7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聯結乳管12~15μm,含細小顆粒狀物。草 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澱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 直徑 8~ 40 μm,臍點裂縫狀。果皮石細胞淡紫紅色、紅色或黃棕色,類圓形或多角 形,直徑約至 125μm。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 色,直徑 4~6 μm。內種皮石細胞黃棕色或棕紅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含 硅質塊。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 胞中,長80~240 μm,針晶直徑 2~8 μm。

2.8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 頁)。

2.9 功能與主治

健脾開胃,消食。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黃,脘腹 脹滿,腸鳴腹瀉

2.10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1 規格

每丸重 9g

2.12 貯藏

密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