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ǔ tāng

2 處方

防風2兩,桂心2兩,車前子2兩,五加皮3兩,丹蔘5兩,鹿茸5兩,巴戟天5兩,乾地黃5兩,枸杞皮5兩。

3 功能主治

補腎。主

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補湯者,補腎臟真陽。故用桂心、巴戟鹿茸地黃峻補精血,兼收防風之走督脈腰脊,爲鹿茸之外使;丹蔘心包,行血脈,爲地黃之內助;五加皮強肝腎,壯筋骨,爲桂心之匡佐;杞根皮通三焦,泄旺氣,爲巴戟之別使;車前子清濁,澀精氣,爲補腎之首推也。

6 摘錄

《千金》卷十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