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hǔigōu GV26[中國鍼灸學詞典]
3 註解
水溝爲經穴名(Shǔigōu GV26)。出《鍼灸甲乙經》。屬督脈。爲督脈、手足陽明之交會穴。水:水液;溝:溝渠。穴在人中溝,形似水溝,故名。位於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仰靠或仰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有蘇厥逆、利腰脊作用。主要用於頭面、神志及腰脊疾患等。如口眼部諸肌痙攣、面腫脣動、僻、齒痛、鼻塞、鼻衄、休克、癲癇、精神病、癔病、及頸項強痛、急性腰扭傷;並可用於急救。本穴配合谷、十宣治休克、虛脫;配風池、風府、中脘、太沖治精神分裂症;配委中治急性腰扭傷。一般針尖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現代研究:①針刺實驗性休克動物的“水溝”,可引起呼吸及時加強,血壓明顯上升,並對各種休克的急救都有顯著效果。②水溝穴針刺有鎮痛、鎮靜、鬆弛腹肌、抑制內臟牽拉反應等良好效果,故可用於針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