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表實感冒顆粒藥典標準
2.1 品名
Biaoshi Ganmao keli
2.2 處方
紫蘇葉150g、葛根150g、白芷100g、麻黃100g、防風150g、桔梗100g、桂枝150g、甘草100g、陳皮100g、生薑83.3g、炒苦杏仁100g
2.3 製法
以上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爲1.18~1.23(50℃)的清膏,加入糊精、蔗糖粉適量,製成顆粒,乾燥,製成1000g,或加入糊精、阿斯帕坦適量,製成顆粒,乾燥,製成500g.即得。
2.4 性狀
本品爲淺棕色至深棕色的顆粒,或爲黃棕色至深棕色的顆粒(無蔗糖);味甜、微苦。
2.5 鑑別
(1)取本品3袋,研細,加乙醚50ml.冷浸12小時,濾過,濾液用無水硫酸鈉1g脫水,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肉桂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5:5: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1袋,研細,加乙醇50ml與鹽酸2ml,加熱迴流4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10ml,加水10ml,攪勻,用石油醚(60~90℃)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石油醚液,蒸乾,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15:10: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5g或2.5g(無蔗糖),研細,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30ml,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3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簿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水(2:2:4:1)的下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鑑別](3)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品溶液各3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00:17:1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取本品3袋,研細,加丙酮4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防風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材溶液3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6 檢查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C)。
2.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2.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1%磷酸溶液(5:9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06nm。理論板數按鹽痠麻黃鹼峯計算應不低於6000。
2.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鹽痠麻黃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製成每1ml含7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研細,取約2g或1g(無蔗糖),精密稱定,置圓底燒瓶中,加氯化鈉7.5g、水50ml、20%氫氧化鈉溶液100ml和液體石蠟1ml,蒸餾,用預先盛有0.5mol/L鹽酸溶液5ml的100ml量瓶收集蒸餾液近95ml,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過夜,濾過,取續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
2.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麻黃以鹽痠麻黃鹼(C10H15NO·HCl)計,不得少於1.5mg。
2.8 功能與主治
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用於感冒風寒表實證,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項強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2.9 用法與用量
2.10 注意
2.11 規格
(1)每袋裝10g (2)每袋裝5g(無蔗糖)
2.12 貯藏
2.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
3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Biaoshi Ganmao Keli
3.1 處方
紫蘇葉 葛根 白芷 麻黃 防風 桔梗 苦杏仁(炒) 生薑 甘草 桂枝 陳皮
3.2 性狀
本品爲淺棕色至深棕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3.3 鑑別
取本品 30g,加乙醚50ml,冷浸12小時,濾過,濾液用 1g無水流酸鈉脫水,濾過, 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桂皮酸對照品,加無水乙 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 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 15μl、對照品溶液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 正己烷—乙醚—冰醋酸(5:5: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色斑點。
3.4 檢查
3.5 功能與主治
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用於感冒病風寒表實證,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 頭項強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3.6 用法與用量
3.7 注意
3.8 規格
每袋裝 10g
3.9 貯藏
密封。
遼寧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