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回陽飲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ā wèi huí yáng yǐn

2 註解

3 《會約》卷三

3.1 別名

回陽

3.2 處方

人蔘(無者,以蜜炒黃耆1兩代之),附子2-3錢,乾薑(炒)2-3錢,當歸身3錢(如泄瀉者,或血熱動血者,去之),熟地數錢或1-2兩,甘草(炙)1錢,白朮3-4錢,黃耆(蜜炒)3錢。

3.3 功能主治

傷寒脈虛將絕,陰陽將脫。白喉,其痛甚,其無白色處,色紫紅,脈沉緊者。

3.4 用法用量

回陽飲(《喉科種福》卷五)。

泄瀉者,加烏梅2個;虛火上浮者,加茯苓2錢、麥冬1錢:如肝滯而脅脹痛者,加肉桂錢半。

3.5 各家論述

《喉科種福》:此爲陰盛格陽於上之證,宜回陽飲,熱藥涼用。按其用姜、附、歸、地也,回陽子腎以溫中;其用參、耆、術、草也,暖氣於肺以達外。服後如發戰下利,則加倍再服,惟歸、地不可再加,以歸、地爲陰藥故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