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腺膿腫

婦產科疾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ā shì xiàn nóng zhǒng

2 概述

巴氏腺又稱前庭大腺,位於兩側大陰脣下1/3深部,直徑爲0.5~1.0cm,其出口管長1.5~2.0cm,開口處位於小陰脣內側近處女膜[1]。在流產分娩等情況污染外陰部時,病原體侵入引起炎症[1]。當急性炎症發作時,細菌先侵犯腺管,腺管口因炎症腫脹阻塞,滲出物不能排出可形成膿腫[1]

3 巴氏腺膿腫的臨牀表現

巴氏腺炎多發生於一側腺體急性炎症發作時,患者訴患側外陰部腫脹,疼痛極劇烈,甚至發生排尿痛,步行困難[1]

檢查時患側外陰腫脹,觸知該側有腫塊[1]

如已形成膿腫,則可觸知腫塊有波動感,觸痛明顯[1]

如未處理,膿腫繼續增大,壁薄,自行破潰,膿流出,患者自覺症狀消失;但由於破口較小,膿液常不能全部流出,其症狀可反覆發作[1]

常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1]

4 巴氏腺膿腫的診斷

1.巴氏腺炎多發生於一側腺體急性炎症發作時,患者訴患側外陰部腫脹,疼痛極劇烈,甚至發生排尿痛,步行困難[1]

2.檢查時患側外陰腫脹,觸知該側有腫塊[1]

3.如已形成膿腫,則可觸知腫塊有波動感,觸痛明顯[1]

4.如未處理,膿腫繼續增大,壁薄,自行破潰,膿流出,患者自覺症狀消失;但由於破口較小,膿液常不能全部流出,其症狀可反覆發作[1]

5.常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1]

6.有條件的醫院可自巴氏腺開口部壓擠出分泌物作病原微生物檢查抗菌藥物敏感試驗[1]

5 巴氏腺膿腫藥物治療

急性期須臥牀休息,對有全身反應的建議酌情選擇下列抗茵藥物治療[1]

5.1 首選藥物

青黴素160萬單位,肌內注射,一日2次;或頭孢氨苄口服,500mg,一日3次[1]

5.2 次選藥物

環丙沙星500mg,一日1~2次,或諾氟沙星氟哌酸)200mg,一日3次;口服[1]

5.3 局部治療

膿腫尚未形成的可局部治療,促使炎症侷限症狀逐漸好轉、吸收,對於已形成膿腫者可將膿腫切開引流[1]

5.4 患者注意事項

患者保持外陰部清潔衛生,可選用清熱、解毒中藥局部熱敷或坐浴[1]

6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69-27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