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定喘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ǎi huā dìng chuǎn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Baihua Dingchuan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062-89

2.3 處方

款冬花    44g 陳皮 88g 麥冬 88g 天花粉 88g 北沙蔘 44g 石膏 44g 五味子 44g 桔梗 88g 牡丹皮 88g 薄荷 88g 天冬 88g 苦杏仁 88g 前胡 88g 黃芩 88g 百合 88g 麻黃 88g 紫菀 88g

2.4 製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120~ 130g 製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球形,直徑約至32μm,外壁具刺, 較尖。聯結乳管直徑14~25μm,含黃色顆粒狀物。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 呈類多角形,壁較厚,孔溝細密,胞腔含暗棕色物。腺鱗頭部 8細胞,扁球形,直徑約 至90μm,柄單細胞。氣孔特異,保衛細胞側面觀呈啞鈴形。不規則片狀結晶無色,有 平直紋理。

2.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化痰,止嗽定喘。用於痰熱咳喘呼吸困難胸滿不暢,咽 幹口渴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規格

每丸重 9g

2.11 貯藏

密閉,防潮。

3 百花定喘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百花定喘丸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止嗽定喘。用於痰熱咳喘胸滿不暢,咽乾口渴

3.9 規格

每丸重9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本品適用於痰熱咳喘,其表現爲氣粗息湧,喉中痰鳴如吼,咯吐不利,口渴喜飲。

3.哮喘急性發作,伴呼吸困難心悸紫紺者,或是喘息明顯,表現爲端坐呼吸者,或是哮病持續狀態等均應去醫院診治。

4.本品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三天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院就診。

5.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高熱體溫超過38℃,或是喘促氣急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到醫院就診。

6.高血壓心臟患者慎用。

7.兒童、孕婦、體質虛弱者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4.1 組成

冬花2兩,丹皮4兩,陳皮4兩,黃芩4兩,桔梗4兩,天門冬4兩,生紫菀4兩,麥冬4兩,杏仁(去皮,炒)4兩,北沙蔘2兩,麻黃4兩,花粉4兩,前胡4兩,薄荷4兩,生石膏2兩,百合4兩,生五味子2兩。

4.2 功效

疏風解熱,止嗽定喘

4.3 主治

咳嗽痰喘,日夜不息,不能安眠呼吸困難胸滿不暢,咽乾口渴

4.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開水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3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