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ái fù zǐ gāo

2 《聖惠》卷十四:白附子膏

2.1 別名

玉容散

2.2 處方

白附子半兩,密陀僧半兩,牡蠣(燒爲粉)半兩,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

2.3 製法

上爲細散,更研令極細,以酥調。

2.4 功能主治

傷寒豌豆瘡,愈後瘢痕不消,面黑(黑幹)(黑曾),皮皺皴。

2.5 用法用量

玉容散(《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2.6 摘錄

《聖惠》卷十四

3 《外臺》卷三十二引《必效方

3.1 組成

白附子1兩,青木香1兩,丁香1兩,商陸根1兩,細辛3兩,酥半升,羊脂3兩,密陀僧1兩(研),金牙3兩。

3.2 功效

面白悅澤。

3.3 主治

(黑黽)皯。

3.4 用法用量

上藥以酒3升漬1宿,煮取1升,去滓納酥,煎1升膏。夜塗面上,旦起溫水洗。

3.5 用藥禁忌

不得見大風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