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艾德里安

人物百科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āi dé jiā ·ài dé lǐ ān

2 註解

埃德加·艾德里安,第一代艾德里安男爵,OM,PRS(Edgar Adrian, 1st Baron Adrian,1889年11月30日-1977年8月4日),英國 電生理學家。他和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一起由於“關於神經功能方面的發現”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原因

“發現神經元相關功能

"for their discoveries regarding the functions of neurons"

4 埃德加•艾德里安生平

埃德加•艾德里安因其在神經機制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了193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埃德加•艾德里安於188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他自小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十八歲時就獲得了科學獎學金,並順利進入劍橋大學特里尼蒂學院學習生理學。艾德里安不僅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全面發展,多才多藝,他的劍術精湛嫺熟,繪畫技能也堪稱出色。他體格健壯,思維靈活,是一名不可多得的運動型科學家。

艾德里安揭示了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感覺適應現象。1927年,他發表了闡述其研究成果的專著《感覺的基礎》。這部經典性的著作爲感覺生理學奠定了神經信息分析的電生理學基礎。後來,他與美國學者合作研究,把神經肌肉的電反應轉變爲可聽的聲音。這一成功至今還被廣泛應用於肌肉疾病的檢查中。

1932年,艾德里安在愛丁堡主持的醫學物理講座的講義由牛津大學出版,書名爲《神經活動的機制》。這部專著總結了單根神經纖維生物電研究,澄清了神經生理學中許多過去不完善的結論。就是在這一年,艾德里安榮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除了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之外,艾德里安還是一名開明的教育者。他常常在考試前帶着學生外出旅行、爬山、航海、擊劍和繪畫。他說:"只顧一天到晚啃書本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進行實驗研究,這樣纔能有超出書本的獨特見解。"在二戰期間,他猛烈抨擊法西斯,他說:"希特勒和戰爭狂人們多半是大腦有毛病,值得研究。"這使希特勒惱羞成怒,多次下令轟炸艾德里安任教的劍橋大學。

艾德里安一生:

1889年,艾德里安出生於英國倫敦;

1927年,他發表了闡述其研究成果的專著《感覺的基礎;

1932年,艾德里安在愛丁堡主持的醫學物理講座的講義由牛津大學出版,書名爲《神經活動的機制;

1950年,他榮獲英國皇家醫學會金質獎章,並被選爲英國皇家學會主席;

1951年,他出任劍橋特里尼蒂學院院長;

1954年,他出任英國科學促進協會主席;

1968年,他出任英國劍橋大學校長;

1977年,他逝世了,享年88歲。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