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WS/T 543.1—2017《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部分:總則》(Residents’ health c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Part 1:General specification)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7月25日《關於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國衛通〔2017〕8 號)發佈,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4 發佈通知
關於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17〕8 號
現發佈《居民健康卡數據集》等18項衛生行業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
一、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
WS 539—2017 遠程醫療信息基本數據集
WS 541—2017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數據集
WS 375.13—2017 疾病控制基本數據集 第13部分: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
二、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
WS/T 543.1—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部分:總則
WS/T 543.2—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2部分:用戶卡技術規範
WS/T 543.3—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3部分:用戶卡應用規範
WS/T 543.4—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4部分:用戶卡命令集
WS/T 543.5—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WS/T 543.6—2017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6部分:用戶卡及終端產品檢測規範
WS/T 546—2017 遠程醫療信息系統與統一通信平臺交互規範
WS/T 547—2017 醫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範
WS/T 548—2017 醫學數字影像通信(DICOM)中文標準符合性測試規範
上述標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原衛生部《關於印發<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的通知》(衛辦發〔2011〕60號)、原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居民健康卡配套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範的通知》(衛辦綜發〔2012〕26號)中的附件7-11同時廢止。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7年7月25日
5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WS/T 543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分爲6個部分:
——第1部分:總則;
——第2部分:用戶卡技術規範;
——第3部分:用戶卡應用規範;
——第4部分:用戶卡命令集;
——第5部分:終端技術規範;
本部分爲WS/T 543的第1部分。
本部分起草單位: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遼寧省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河南省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佛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羣、胡建平、郝惠英、楊佐森、王永峯、楊博、王成亮、徐勇勇、邊紅麗、李嶽峯。
6 標準正文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部分:總則
6.1 1 範圍
WS/T543的本部分規定了全國統一的居民健康卡、終端、安全機制、產品檢測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本部分適用於製作、發行、使用居民健康卡的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聯合髮卡機構和生產企業。
6.2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 11643 公民身份號碼
GM/T 0003 SM2橢圓曲線公鑰密碼算法
GM/T 0004 SM3密碼雜湊算法
WS/T 543.6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6部分:用戶卡及終端產品檢測規範
6.3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居民健康卡 residents’ health card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擁有的,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用於身份識別,實現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的信息介質,滿足健康信息存儲的基礎載體,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3.2
CPU 卡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ard
3.3
芯片 chip
3.4
芯片操作系統 chip operating system;COS
CPU卡芯片中存儲和可運行的,以保護應用數據和程序的機密性和完整性,控制CPU卡芯片與外界信息交換爲目的的嵌入式。
3.5
加密算法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爲了隱藏或顯現數據信息內容的變換算法。
3.6
對稱加密算法 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加密密鑰可以從解密密鑰中推算出來,反之也成立。即在大多數算法中加/解密密鑰是相同的。
3.7
非對稱加密算法 a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加密算法的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不一樣的,不能由一個密鑰推導出另一個密鑰。
3.8
密鑰 key
3.9
終端 terminal
用於對居民健康卡進行讀寫操作的設備。
6.4 4 居民健康卡概述
居民健康卡包含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機構跨地區診療、費用結算等應用。
6.5 5 用戶卡
在WS/T 543的各部分中用戶卡即爲居民健康卡,卡號採用居民身份證號碼(見GB 11643)。
6.6 6 安全機制
居民健康卡安全機制採用國家密碼管理局頒佈的對稱算法SM1算法,非對稱算法SM2算法和雜湊算法SM3算法。通過加載國密算法的安全存取模塊(SAM)卡,實現用戶卡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認證。
居民健康卡採用全國統一、兩級管理的三級密鑰體系,實現居民健康卡跨地區使用。
6.7 7 產品檢測
居民健康卡芯片、芯片操作系統(COS)、成卡及終端等產品應通過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產品檢測技術要求見 WS/T 543.6。
8 《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 第1~6部分》解讀
居民健康卡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一標準推進實施、面向全國居民發放、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通用、方便居民看病就醫及實現健康管理的基礎載體。同時,居民健康卡也是衛生信息化整體框架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聯結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國家、省、地市三級信息平臺,實現跨業務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以及開展協同服務,推動衛生信息化建設直接服務羣衆。在功能上,居民健康卡將逐步統一現有的醫院就診卡、新農合一卡通、免疫接種證、婦幼保健卡等,實現優質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和就醫流程優化,爲居民提供跨機構、跨地區的就醫“一卡通”服務,改善就醫感受,提高服務質量。居民健康卡還可以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與各類應用數據庫進行交互處理,實現數據共享,促進跨機構就醫應用開展;進行本地及新農合異地結算;利用居民健康卡的信息存儲功能,用於新農合的脫機異地報銷。
使用居民健康卡,必須解決居民健康卡在使用過程中面臨的身份認證、信息防篡改、防複製等一系列安全問題。本標準重點圍繞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實現身份識別,滿足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保障信息安全等功能制定技術規範。本標準適用於所有制作、發行、使用居民健康卡的衛生計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聯合髮卡機構和生產企業。
本標準主要根據原衛生部《居民健康卡技術規範》(衛辦發〔2011〕60號)、第二次修訂說明(衛統中心便函〔2012〕26號)、《居民健康卡(聯名卡)技術方案》等相關文件,編制完成。卡內數據標準參照WS 363-2011衛生信息數據元目錄、WS 364-2011衛生信息數據元值域代碼、WS 365-201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基本數據集等相關標準要求。
本標準制定遵照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2)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確保可擴展性。(3)內容上堅持與已發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保持一致。(4)堅持卡內文件結構的穩定性,確保髮卡工作穩定開展和卡片全國通用。(5)格式遵循標準制定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