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547—2017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6.5.2.3应能自动按季度统计全院及各病区对各致病菌耐药超过标准值的抗菌药物种类。二、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监测功能要求、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监测功能要求、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监测功能要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功能要求、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监测功能要求。
-
WS/T 592—20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A.3.4.4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A.5.1.5有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清洁、消毒、隔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等的具体措施与流程。A.5.2.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制度及措施。A.5.6.6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
-
WS/T 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2病室(房)inpatient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4.2.5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
WS/T 509—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8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8.1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8.1.1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8.2.9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8.3.9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
WS/T823—2023 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标准正文: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要求、人员管理、物品管理、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等。还可选用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洁净技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灯等净化空气。A.4产房内温度宜24℃~
-
WS/T 591—2018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标准正文: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门诊和急诊科(部、室)(以下简称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宣教和培训、监测与报告、预检分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5.2.3对确诊或疑似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进行正确使用口罩的培训;
-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
WS/T 511—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7.5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离病室内。8培训与健康教育:8.1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常见经空气传播疾病的种类、传播方式与隔离预防措施,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及佩戴,呼吸道卫生、手卫生、通风等。9.5清洗、消毒产品应合法、有效。
-
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负责人徐笑。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专项发生率进一步降低。4.加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要加强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9.加强医院感染科学研究。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 版)
【B】符合“C”,并1.对诊断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康复期、晚期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5.在对儿童开展健康体检时做好视力、听力等宣教、检查、转诊工作。2.提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与本机构功能任务一致,能满足临床需要。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 版)
【B】符合“C”,并1.对诊断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康复期、晚期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能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完全落实。【B】符合“C”,并1.对转入本机构或家庭的患者提供转诊后康复训练指导,保障康复训练的连续性。
-
WS/T 524—2016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具体如下: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5.3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肠道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2.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发病4.5小时/6小时内患者)3.到院后使用首剂阿司匹林/或氯吡咯雷的时间。
-
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肤、粘膜的微小损害而感染,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注血液制品,密切性接触而传染。
-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3月31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发布。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频率。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
-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2009年9月18日印发。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规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
WS 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备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两房间应互不交叉、相对独立。b)CSSD物资管理功能,至少包括无菌物品预订、储存、发放管理、设备管理、手术器械管理、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等;A.2CSSD信息系统技术要求:A.2.1对追溯的复用无菌用品设置唯一性编码。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
(二)推荐的功能:1.提供结构化检查检验医嘱功能,能够以结构化方式录入检查部位、检查项目等内容。第五十三条医院感染监测功能包含以下功能要求:(一)推荐的功能:1.提供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检验结果、医疗操作、抗菌药物使用记录等数据自动筛查并综合判断住院患者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功能。
-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标准正文: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2)可选用戊二醛、过氧乙酸,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剂;3.消毒后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30s注1:表中所列的消毒(灭菌)剂,其具体使用条件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
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内涵建设,逐步建立以感染性疾病科为主体的涵盖感染病诊疗、疑难感染病会诊、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及继续医学教育等内容的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学科建设;
-
WS/T 512—2016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6日常清洁与消毒:6.1医疗机构应将所有部门与科室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和高度风险区域。在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清洁后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粉是否被扩散,统计荧光粉扩散的处数,考核环境清洁工作“清洁单元”的依从性。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
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月25日正文: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为加强对安宁疗护中心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101.5.2(1)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记录患者反馈,并可在部门内共享;(2)能够自动采集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控数据,针对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麻醉机、婴儿培养箱、血透机,至少实现2类。(4)能够对专科或专项培训(如抗菌药物使用、特殊手术与操作、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等)进行电子记录,并与临床管理系统共享;
-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三百张床以下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工作。二、任务和职责::1.根据“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其它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定全院控制感染规划、各项卫生学标准及管理制度。提供有关技术咨询。
-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
:1.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表达方式:2.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ICD10:J98.402)表达方式:(七)手术风险分级(NNIS分级)手术部位感染率(SurgicalSiteInfectionClassifiedbyNNISRiskIndex)。七、麻醉分级(ASA分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6级:(1)P1:正常的患者;
-
康复医疗中心管理规范(试行)
docx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0月30日全文:康复医疗中心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康复医疗中心的管理,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职责;
-
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
3.3.2工作要求:(1)根据本单位制定预案及当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要求,基于辖区内重点关注和防范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发生频率,结合本单位人力资源情况,系统分析评估本单位医学救援队建设需求。(1)应急指挥:由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实施,开展应急响应各项工作。
-
护理中心管理规范(试行)
基本信息:《护理中心管理规范(试行)》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51号印发。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职责;4.对违反本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是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
WS 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图D.1牙科手机内部冲洗图D.2牙科手机表面清洁图D.3带螺纹牙科手机表面清洁图D.4避免油雾播散图D.5牙科手机手工注油图D.6牙科手机卡盘或三瓣簧注油图D.7内油路式牙科手机油脂笔注油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E.1灭菌要求:E.1.1灭菌周期:E.1.1.1根据待灭菌物品的危险程度、负载范围选择灭菌周期。
-
WS 488—2016 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5.4.2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使用期间应每2个月对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消毒装置、过滤器、换热器盘管、凝结水盘以及设备的箱体内壁表面进行生物污染物污染状况检测。5.4.10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季度应对非洁净手术部(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标准第6章规定能源管理,第7章规定应急管理,第8章规定承包商管理。
-
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outbreak)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
阴沟肠杆菌感染
近年来由于第叁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容易筛选出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导致耐药菌的流行。阴沟肠杆菌感染应注意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相鉴别,确诊需培养或涂片检测到阴沟肠杆菌。细菌培养标本可取血液、脑脊液、尿液等,痰培养意义仍有争议。在美国,肠杆菌属造成的医院感染菌血症占5%~
-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是指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指标可以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治疗等)以及一些明显功能障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肌挛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等)稳定期或后遗症期的康复处理等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康复医疗服务,并能够开展与所提供康复服务相关的急救医疗措施。(四)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一级综合医院。
-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一次性物品的种类1.静脉用物输液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静脉针、静脉留置针、留置导管,三通。需要强调的是,进入消毒供应室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是经过环氧乙烷或电离辐射及其他经卫生部审查合格的方法进行灭菌的无菌医疗器具。产品名称和型号;使用说明;并按要求随机抽样进行热原检测,无菌试验,合格方能发放。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28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32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36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38三、医疗技术管理.41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75十二、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14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214第三节单病种质量指标.230第四节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
WS/T 313—201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4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b)记录观察的每个手卫生时机,包括被观察人员类别(医生、护士、护理员等)、手卫生指征、是否执行手卫生以及手卫生的方法。
-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版)
基本信息:《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月16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和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8号)印发。:1.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
-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
WS/T 393—2012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93—2012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ofclinicalpathwaysformedicalinstitution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09月04日印发,自2013年04月01日起实施。医院的信息系统应具备完善的住院医师工作站系统、护士工作站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