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分經

傷寒著作 清代 中醫學 書籍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āng hán fèn jīng

2 註解

傷寒分經》爲傷寒著作。十卷[1]。清·吳儀洛編訂[1]。書成於1766年[1]。吳氏推崇喻嘉言《尚論篇》,將此書予以重訂和補註[1]。編者認爲喻氏“將三百九十七法分隸於大綱之下,極得分經之妙”,因以“分經”爲書名[1]。書中將喻氏《醫門法律》中暴卒中寒一門補入,並附秋燥[1]。在學術見解方面,本書缺乏新的補充和發揮[1]。現存初刻本。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6.

全本在線閱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