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

五官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人体部位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kǒu chún

2 英文参考

labia or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oral lip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注解

口唇人体部位名,即唇,亦作唇口[1]。出《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唇古作脣,又名口唇、唇口、飞门[2]。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为脾之外候[2]。《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与发音有关,《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口唇者,音声之扇也。”唇之色泽具诊断意义[2]。《疡医大全》卷十四:“唇口焦红者吉,唇红者主烦躁渴饮,唇燥裂者是脾热,唇口俱肿赤者是热极……唇青者主血虚脾寒也。”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9.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