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方法
7.1 1.艾炷灸
(1)直接灸:先将施灸部位的皮肤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置其上点燃,当艾炷燃剩2/5~1/4而就医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更换艾炷再灸,连续3~7壮。
(2)间接灸:将新鲜生姜、大蒜、附子等药物切片,厚0.2~0.3cm,中间以针穿刺数孔,置于施灸部位,再置艾炷施灸,当就医者感到灼热时将隔物稍许上提,然后重新放下,反复进行,连续3~7壮。
7.2 2.艾条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施灸部位进行熏烤,距离皮肤2~3cm,每穴灸10~15min,皮肤出现红晕湿润为度。对于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医者应将示、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来测知就医者局部受热程度。以随时调节施灸距离和时间,防止烫伤。
7.3 3.温针灸
毫针刺入腧穴留针时,取约2cm长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裹捏如枣大的纯净细软的艾绒团,距离皮肤2~3cm,从艾条或艾绒团的下端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