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来源
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洗净晒干。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9 鲎中毒
鲎又名鲎鱼、马蹄蟹、鲎帆、两公婆。全世界共有5种鲎。我国仅产东方鲎(中国鲎)。幼鲎有毒,其有毒成分尚不明,误食可引起类似河豚毒素中毒症状。[1]
9.1 诊断
1.有误食幼鲎的病史。
2.潜伏期约1~6h。
4.口唇、四肢麻木,无力、头晕、瞳孔缩小、四肢轻瘫、共济失调,严重者呼吸困难、烦躁、心动过缓、昏迷。
9.2 治疗
清除毒物,重点在于维持呼吸,可选用半胱胺酸、大量莨菪碱药、糖皮质激素抗毒治疗,促进毒物排泄,积极对症治疗。
1.立即催吐或口服1%硫酸铜溶液100ml催吐,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硫酸镁导泻。
2.重点要维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给予氧疗和呼吸兴奋剂,随时准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1-半胱胺酸有可能改变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帮助解毒,0.2g/次,肌注,2/d;拮抗运动麻痹,可予1%盐酸士的宁2mg肌注或皮下注射,3/d,同时加用维生素B12肌注;大量莨菪类药物可提高机体对河豚毒的耐受性,并能拮抗毒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东莨菪碱0.3~0.5mg及阿托品0.5~2mg交替静脉推注,每30~60min 1次。病情好转后逐步减量,维持1~2d,不宜过早停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组织对河豚毒素的反应和改善机体的状况,可尽早使用地塞米松20~40mg/d,静滴。
10 参考资料
-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