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真汤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gù zhēn tāng

2 医宗说约》卷三:固真汤

2.1 处方

莲蕊、石莲芡实、枣仁、远志茯神天冬麦冬桔梗车前龙骨等分甘草减半。

2.2 功能主治

无梦而遗之滑精

2.3 用法用量

上加灯心水煎,调辰砂末服。

2.4 摘录

医宗说约》卷三

3 活幼心书》卷下:固真汤

3.1 处方

人参去芦)2钱半,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白术2钱半,山药(去黑皮)3钱,黄耆(蜜泡涂,炙)3钱,肉桂(去粗皮)3钱,甘草(湿纸裹,煨透)3钱。

3.2 功能主治

小儿慢脾风四肢厥冷者。小儿吐泻痢后,胃虚脾慢,四肢口鼻寒冷,沉困不省人事。小儿阴痫。身无烧热,手足青冷,口噤惊啼吐舌摇头,面色黯晦,或从夜发,病在五脏骨髓者。闭目,面唇青黯,额汗昏睡,舌短声哑,频呕清水

3.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空心温服

3.4 临床应用

慢惊:余幼女子王寅冬,麻症有失经理,冷泻成慢,眼闭不开约十余日,幸吮乳不辍,面上宝色有存。予用固真汤附子五分,服三剂,眼一开,顷又闭,揣之药力未及,连服十剂愈。

3.5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4 幼科直言》卷四:固真汤

4.1 处方

人参黄耆白术(炒)、白芍(炒)、陈皮甘草、归身、丹皮五味子少许、山萸肉补骨脂少许(盐水炒)。

4.2 功能主治

小儿痢疾日久,面白作渴,津液枯干,肢体瘦弱,粪门不收,兼无股肉。

4.3 用法用量

中人参、黄耆白术白芍陈皮甘草、归身、丹皮山萸肉用量原缺。

4.4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5 兰室秘藏》卷下:固真汤

5.1 别名

正元汤

5.2 处方

升麻1钱,羌活1钱,柴胡1钱,炙甘草1钱5分,草龙胆1钱5分,泽泻1钱5分,黄柏2钱,知母2钱。

5.3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2服。

5.4 功能主治

两丸冷前阴痿弱,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下亦冷。

5.5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苍术;《证治宝鉴》有汉防已

5.6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6 古今医鉴》卷十四

6.1 方名

固真汤

6.2 组成

黄耆人参甘草(炙)、陈皮白术木香白芍(炒)、白茯苓诃子(煨,去核)、肉豆蔻(面裹煨,纸包捶去油)各等分

6.3 主治

小儿痘疮,虚泻

6.4 用法用量

粳米30粒,水煎温服

6.5 制备方法

上锉。

7 《准绳·幼科》卷四

7.1 方名

固真汤

7.2 组成

黄耆2两(蜜炙),酸枣仁4两,人参白芍当归生地黄茯苓甘草陈皮

7.3 功效

敛汗补肝。

7.4 主治

小儿身发火热,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未愈而痘随见。

7.5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生姜煎服。

7.6 附注

中人参、白芍当归生地黄茯苓甘草陈皮用量原缺。

8 万氏家抄方》卷五

8.1 方名

固真汤

8.2 组成

人参5分,黄柏(炒)1钱,黄芩(炒)1钱,白葵花1钱,干姜3分,甘草(炙)3分,郁李仁8分,柴胡7分,陈皮5分。

8.3 主治

人气白带,临行时脐下痛甚。

8.4 用法用量

水1钟半,煎7分,空心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