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医学百科
古籍首页
医学百科
首页
新增词条
最近修订
实用词条
优质词条
新闻动态
历史事件
专栏
公告
你知道吗
分类索引
随机页面
搜索
繁體版
《续名医类案》
清 魏之琇
中医古籍
续名医类案
恶露多
目录
目录
二维码
序
王序
重刊《续名医类案》序
[卷一] 伤寒
[卷二] 中寒
[卷二] 中风
[卷二] 厥
[卷三] 痉
[卷三] 头晕
[卷三] 麻木
[卷三] 温病
[卷四] 伤风
[卷四] 暑
[卷四] 湿
[卷四] 热病
[卷五] 疫
[卷五] 燥
[卷五] 火
[卷六] 恶寒
[卷六] 寒热
[卷六] 霍乱
[卷六] 瘴
[卷六] 呕吐
[卷六] 反胃
[卷七] 泄泻
[卷七] 疟
[卷八] 痢
[卷八] 疟痢
[卷八] 痢后风
[卷九] 饮食伤
[卷九] 消
[卷九] 黄胆
[卷九] 赤丹
[卷十] 瘕
[卷十] 痞
[卷十] 郁症
[卷十] 内伤
[卷十一] 虚损
[卷十一] 劳瘵
[卷十二] 吐血
[卷十二] 衄血
[卷十二] 下血
[卷十二] 溺血
[卷十三] 瘫痪
[卷十三] 痿
[卷十三] 痛痹
[卷十三] 肿胀
[卷十四] 膈
[卷十四] 诸气
[卷十四] 哮
[卷十四] 喘
[卷十四] 呃逆
[卷十五] 汗
[卷十五] 咳嗽
[卷十六] 痰
[卷十六] 饮
[卷十六] 吞酸杂
[卷十六] 头
[卷十六] 眉发须
[卷十六] 面
[卷十七] 目
[卷十七] 耳
[卷十七] 鼻
[卷十七] 口
[卷十七] 唇
[卷十七] 齿
[卷十七] 脱颔
[卷十八] 舌
[卷十八] 咽喉
[卷十八] 喑
[卷十八] 心胃痛
[卷十八] 胁痛
[卷十九] 腹痛
[卷十九] 腰痛
[卷十九] 前阴
[卷十九] 鹤膝风
[卷十九] 香港脚
[卷十九] 足跟肿痛
[卷二十] 遗精
[卷二十] 淋浊
[卷二十] 疝
[卷二十] 小便秘
[卷二十] 小便不禁
[卷二十] 大便不通
[卷二十] 二便不通
[卷二十一] 惊悸
[卷二十一] 颠狂
[卷二十一] 痫
[卷二十一] 哭笑
[卷二十一] 不眠
[卷二十一] 跌扑
[卷二十一] 鲠刺
[卷二十二] 蛊
[卷二十二] 诸虫
[卷二十二] 蛔证
[卷二十二] 中毒
[卷二十二] 丹石毒
[卷二十二] 邪祟
[卷二十二] 奇疾
[卷二十二] 飞尸
[卷二十二] 诈病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九针形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禁刺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禁针穴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禁灸穴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伤寒灸之可否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辨伤寒五十九刺
[卷二十二针灸刺砭] 针灸
[卷二十二] 色诊
[卷二十三] 经水
[卷二十三] 热入血室
[卷二十三] 崩漏
[卷二十三] 带下
[卷二十三] 交肠
[卷二十三] 求子
[卷二十四] 妊娠
[卷二十四] 胎动
[卷二十四] 子悬
[卷二十四] 子肿
[卷二十四] 转脬
[卷二十四] 胎坠
[卷二十四] 胎死
[卷二十四] 异胎
[卷二十四] 鬼胎
[卷二十四] 伤寒
[卷二十四] 感寒
[卷二十四] 伤暑
[卷二十四] 喘逆
[卷二十四] 咳嗽
[卷二十四] 烦热
[卷二十四] 呕吐
[卷二十四] 泄泻
[卷二十四] 秘结
[卷二十四] 疟疾
[卷二十四] 下痢
[卷二十四] 疟痢
[卷二十四] 内伤
[卷二十四] 虚损
[卷二十四] 悲伤
[卷二十四] 心腹痛
[卷二十四] 喑
[卷二十四] 乳痛
[卷二十四] 恶阻
[卷二十四] 下血
[卷二十四] 子痫
[卷二十五·产后] 产难
[卷二十五·产后] 胞衣不下
[卷二十五·产后] 隐疾
[卷二十五·产后] 瘀滞
[卷二十五·产后] 瘕
[卷二十五·产后] 血崩
[卷二十五·产后] 血迷
[卷二十五·产后] 血虚
[卷二十五·产后] 肉线出
[卷二十五·产后] 恶露多
[卷二十五·产后] 感症
[卷二十五·产后] 感暑
[卷二十五·产后] 火热
[卷二十五·产后] 恶寒
[卷二十五·产后] 喘
[卷二十五·产后] 咳嗽
[卷二十五·产后] 呕
[卷二十五·产后] 泄泻
[卷二十五·产后] 小便不禁
[卷二十五·产后] 大便秘结
[卷二十五·产后] 疟
[卷二十五·产后] 下痢
[卷二十五·产后] 孕产痘
[卷二十五·产后] 类风
[卷二十五·产后] 痉
[卷二十五·产后] 痛痹
[卷二十五·产后] 头痛
[卷二十五·产后] 喑
[卷二十五·产后] 病乳
[卷二十五·产后] 腰胁痛
[卷二十五·产后] 腹痛
[卷二十五·产后] 浮肿
[卷二十五·产后] 虚汗
[卷二十五·产后] 虚损
[卷二十五·产后] 惊悸
[卷二十五·产后] 颠狂
[卷二十五·产后] 见鬼
[卷二十六·痘证] 诸家痘疮方论
[卷二十六·痘证] 小儿痘
[卷二十六·痘证] 痘
[卷二十六·痘证] 报痘
[卷二十六·痘证] 黑痘
[卷二十六·痘证] 白痘
[卷二十六·痘证] 娇红痘
[卷二十七] 顺证
[卷二十七] 气虚
[卷二十七] 枭毒
[卷二十七] 毒壅
[卷二十七] 血热
[卷二十七] 诸热
[卷二十七] 汗
[卷二十七] 中暑
[卷二十七] 渴
[卷二十七] 痛
[卷二十七] 痒
[卷二十七] 疥癣
[卷二十七] 疔
[卷二十七] 水泡
[卷二十七] 夹斑
[卷二十七] 夹疹
[卷二十七] 夹丹
[卷二十七] 失血
[卷二十七] 伤食
[卷二十七] 寒战切牙
[卷二十七] 寒折
[卷二十七] 厥逆
[卷二十七] 昏冒
[卷二十七] 惊搐
[卷二十七] 烦躁
[卷二十七] 谵妄
[卷二十七] 喘急
[卷二十七] 咳嗽
[卷二十七] 呕吐哕
[卷二十七] 吐泻及蛔
[卷二十七] 泄泻
[卷二十七] 痢
[卷二十七] 便秘
[卷二十七] 疫疠
[卷二十七] 目
[卷二十七] 唇口
[卷二十七] 口疳
[卷二十七] 咽痛
[卷二十七] 喑
[卷二十七] 发核
[卷二十七] 腹痛
[卷二十七] 腰痛
[卷二十七] 手足
[卷二十七] 脓期
[卷二十七] 靥期
[卷二十七] 伏陷
[卷二十七] 痘毒
[卷二十七] 肿胀
[卷二十七] 倦怠欲卧
[卷二十七] 羸瘦
[卷二十八·小儿科] 疹
[卷二十八·小儿科] 初生
[卷二十八·小儿科] 牙疳
[卷二十八·小儿科] 脐风
[卷二十八·小儿科] 赤丹
[卷二十八·小儿科] 胎毒
[卷二十八·小儿科] 乳病
[卷二十八·小儿科] 变蒸
[卷二十八·小儿科] 喉舌滞颐
[卷二十八·小儿科] 喑
[卷二十八·小儿科] 伤寒
[卷二十八·小儿科] 感症
[卷二十八·小儿科] 伤风
[卷二十八·小儿科] 暑
[卷二十八·小儿科] 伤食
[卷二十九·小儿科] 受惊
[卷二十九·小儿科] 惊风
[卷二十九·小儿科] 慢惊
[卷二十九·小儿科] 风痫
[卷二十九·小儿科] 发热
[卷二十九·小儿科] 呕吐
[卷二十九·小儿科] 泄泻
[卷二十九·小儿科] 吐泻
[卷二十九·小儿科] 疟
[卷二十九·小儿科] 痢
[卷二十九·小儿科] 疟痢
[卷三十] 嗽
[卷三十] 喘
[卷三十] 哮
[卷三十] 虚损
[卷三十] 疳
[卷三十] 肿胀
[卷三十] 癖积
[卷三十] 虫
[卷三十] 吐蛔
[卷三十] 心腹痛
[卷三十] 黄胆
[卷三十] 啼哭
[卷三十] 语迟行迟
[卷三十] 胎疾
[卷三十] 病
[卷三十] 相思
[卷三十] 跌扑损伤
[卷三十] 发背
[卷三十] 结核
[卷三十] 下疳
[卷三十] 疝
[卷三十] 便血
[卷三十] 疳疮
[卷三十] 疡症
[卷三十一·外科] 痈疽
[卷三十一·外科] 脑疽
[卷三十一·外科] 鬓疽
[卷三十一·外科] 颐疽
[卷三十一·外科] 项痈
[卷三十一·外科] 肩痈
[卷三十一·外科] 臂痈
[卷三十一·外科] 乳痈乳岩
[卷三十一·外科] 胸痈
[卷三十一·外科] 胁痈
[卷三十一·外科] 腋痈
[卷三十一·外科] 胃脘痈
[卷三十二(外科)] 发背
[卷三十二(外科)] 肺痈肺痿
[卷三十二(外科)] 腹痈
[卷三十二(外科)] 腰疽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肠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肠风脏毒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痔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漏疮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臀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囊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悬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癖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腿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疮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脱疽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多骨疽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附骨疽
[卷三十四(外科)] 时毒
[卷三十四(外科)] 疔
[卷三十四(外科)] 疣
[卷三十四(外科)] 结核
[卷三十四(外科)] 瘰
[卷三十四(外科)] 流注
[卷三十五(外科)] 脓疥
[卷三十五(外科)] 癣
[卷三十五(外科)] 疙瘩
[卷三十五(外科)] 血风隐疹
[卷三十五(外科)] 瘙痒
[卷三十五(外科)] 疮疖
[卷三十五(外科)] 疡症
[卷三十五(外科)] 疡症便秘
[卷三十五(外科)] 肾脏风
[卷三十五(外科)] 疠风
[卷三十五(外科)] 下疳
[卷三十五(外科)] 梅疮
[卷三十六] 白癜风
[卷三十六] 斑疮
[卷三十六] 天泡疮
[卷三十六] 瘀血腹痛
[卷三十六] 脾伤腹痛
[卷三十六] 血虚烦躁
[卷三十六] 湿痰作痛
[卷三十六] 骨伤作痛
[卷三十六] 气虚壅肿
[卷三十六] 肺火衄血
[卷三十六] 阴虚作喘
[卷三十六] 阳气脱陷
[卷三十六] 痛伤胃呕
[卷三十六] 凉药遏经
[卷三十六] 杖伤
[卷三十六] 金疮
[卷三十六] 汤火伤
[卷三十六] 竹木刺伤
[卷三十六] 虫兽伤
[卷三十六] 破伤风
附《柳州遗稿》序
附《先友记》一则
《续名医类案》书后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恶露多
产后
恶露
过多不止,用
伏龙肝
二两,煎汤澄清,烊入
阿胶
一两服之。如不应,加
人参
。方出沈尧封《
女科辑要
》。
知识点:
恶露
伏龙肝
阿胶
人参
女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