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证治》

清 竹林寺僧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十七八岁经证

妇女十七八岁,经脉不通。或阻隔半年百日,面色青黄,饮食不思;或作寒热头痛眩晕,腹中结块,烦闷呕吐;或作膨胀。此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行而致也。瀹经汤柴胡汤调经丸主之。

瀹经汤

人参白茯苓熟地小茴(各七分)白术蜜炙川芎(各一钱)甘草黄柴胡(各一钱三分)枳壳麸炒,一钱三分)当归白芍香附(各一钱五分)姜三片,灯心(三寸长)七茎,水煎心热服。如肚痛,加干膝(炒、令烟尽)、玄胡索各七分,呕吐恶心,加良姜、砂仁各七分;手足麻痹,加肉桂四分;咳嗽,加五味子杏仁(去皮尖)、款冬花各七分。

柴胡汤

当归(一钱二分)白芍柴胡黄芩(各一钱)熟地甘草(各三分)半夏(制)川芎(各七分)人参麦冬(各五分,去心)姜三片,水煎心热服。不睡,加枣仁(炒);呕吐,加砂仁七分,白术六分(蜜炙),香附七分(制);咳嗽,加杏仁六分(去皮尖),五味子五分,苏叶、桔梗各七分。

调经丸

当归(二两)白术蜜炙厚朴(姜制)赤芍熟地枳壳麸炒)小茴(各一两五钱)陈皮砂仁三棱干膝(炒、令烟尽)白芷(各一两)青皮陈艾(各二两)粉甘草(五钱)香附(五两,醋制川芎(一两五钱)上为细末,米糊丸,空心米汤下三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