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准备
1.术前咨询,解除思想顾虑。讲明负压吸宫术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受术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特别注意高危情况。如:年龄≤20岁或≥50岁,反复人流史,剖宫产后半年,哺乳期,生殖器畸形或并发盆腔肿瘤,子宫极度倾屈,有子宫穿孔史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史,带器妊娠及有内外科并发症等。
3.检查心、肺功能,测量血压、体温,必要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4.做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及尿妊娠试验。必要时做B超检查,确定宫腔内妊娠。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滴虫、念珠菌、清洁度,如有阳性发现,应治愈后再行手术。
6.术前排空膀胱。
6 方法
1.术者穿手术用衣裤,戴帽子、口罩。常规刷手并戴无菌袖套及手套,整理手术器械。
2.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外阴及阴道,消毒方法和顺序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3.常规铺巾。
5.窥阴器扩开阴道,拭净阴道积液,暴露子宫颈,2.5%碘酊及75%乙醇或碘伏等消毒液消毒宫颈及颈管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
7.用宫颈扩张器以执笔式逐号轻轻扩张宫口(扩大程度比所用吸管大半号至1号)。如宫颈内口较紧,应避免强行扩张,可加用润滑剂。
8.吸管及负压的选择。根据孕周及宫颈口大小,选择适当号的吸管,负压一般为53~66kPa(400~500mmHg)。
9.吸引
(1)将吸管与术前准备好的负压装置连接,试负压。
(2)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宫底部后退出少许,寻找胚胎着床处。
(3)开放负压53~66kPa(400~500mmHg),将吸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转动,并上下移动,吸到胚囊所在部位时吸管常有振动并感到有组织物流向吸管,同时有子宫收缩感和有宫壁粗糙感时,可折叠并捏住皮管,取出吸管(注意不要带负压进出宫颈口)。再将负压降低到27~40kPa(200~300mmHg),继续用吸管按上述方法在宫腔内吸引1或2圈后,取出吸管。如组织物卡在子宫口,可用卵圆钳将组织物取出。
10.必要时可用小刮匙轻轻地刮宫底及双角,检查是否已吸干净。测量术后宫腔深度。
7 注意事项
1.供人工流产专用的电动吸引器,必须设有安全阀和负压储备装置,不得直接使用一般的电动吸引器,以防发生意外。
2.如吸引负压较大,吸管将宫壁吸住,应解除负压(打开吸管的通气孔或将吸管与所连接的负压管分离)。也可应用装有减压装置的吸引器。
4.带器妊娠者,应在术前应用B超或X线检查节育器情况。人工流产时,如节育器取出困难,应进一步做定位诊断。
5.子宫倾屈明显、子宫畸形、宫角妊娠等,可在B超监测下手术。
6.人工流产时,若未吸出绒毛胚囊,应将吸出物送病理检查。动态观察血、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警惕异位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漏诊。
7.对高危妊娠孕妇,应在病历上注有高危标记。术前向家属及受术者说明手术难度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将该手术作为重点手术对待,由有经验的医师承担。疑难高危手术应在区(县)以上医院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
8.术后处置
(1)填写负压吸宫手术记录(表1)。
(2)受术者在观察室休息0.5~1h,注意阴道出血及一般情况,无异常方可离去。
(4)告知受术者术后注意事项。
①术后休息2周。
③1个月内禁止性交。
④指导避孕方法。
⑤如有阴道多量出血、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一般术后1个月应随诊1次,并填写人工流产随访记录(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