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耳蕨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é méi ěr jué

2 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志》

3 拼音名

é Méi ěr Jué

4 英文名

all-grass of Omei Mountain Shield Fern

5 别名

万年青、树林株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眉耳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omeiense C.Ch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7 形态

植株高约40cm。根茎短而斜升,与叶柄基部疏被卵状披针形小鳞片。叶簇生;叶柄长达10-15cm,禾秆色,被疏鳞片;叶片草质,披针或阔披针形,长15-25cm,中部宽4-7cm,向基部变狭,近光滑或偶有小鳞片,三至四回羽状细裂;一回裂片多数,几无柄,披针形,长2-3cm,近于基部者稍短;第二回裂片卵状椭圆形,6-12对,基部渐狭;末回裂片披针形,宽约1mm,通常二深裂,与小羽轴等宽,锐尖头,全缘;每裂片有小脉1条。孢子囊着生于小脉先端;囊群盖大,圆肾形,与裂片等宽,不久则脱落。

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溪谷边湿石或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9 性味

苦;平

10 归经

肺;胃经

11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利尿。主肺胃热盛之鼻肿小便短赤;便秘;疮疖久不收口

12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水煎服。

13 各家论述

《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14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峨眉耳蕨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