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脚板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é jiǎo bǎ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

2.1 拼音名

é Jiǎo Bǎn

2.2 别名

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

2.3 来源

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C.,以全草及根入药。秋季采挖全草晒干,或砍下根部,晒干,单独使用。

2.4 性味

辛、微苦,温。

2.5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痢疾黄疸型肝炎;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搔痒。

2.6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鹅脚板

3.1 出处

出自《峨眉药植》

3.2 拼音名

é Jiǎo Bǎn

3.3 英文名

Herb of Diversifolious Pimpinella

3.4 别名

骚羊古、瘙疡股、苦爹菜、蛇倒退、铁铲头、三脚蛤蟆、羊膻七小六月寒、野当归、虎羊丁、山当归白花草、老蛇草、犁头尖羊膻草、蛇咬草、六月寒、毛升苋、百路通三十六好、八月白金锁匙土人参、茴芹、苦爸菜、野芎、土细辛、白花香、肝寒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3.6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m。通常为须根,稀为圆锥状根。茎直立,有条纹,被柔毛,中上部分枝。叶异形;基生叶有长柄,包括叶鞘长2-13cm;叶片三出分裂,裂片卵开圆形,两侧的裂片基部偏斜,顶端裂片基部心形或楔形,长1.5-4cm,宽1-3cm;茎中、下部叶片三出分裂或羽状分裂,茎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具叶鞘,叶片羽状分裂或3裂,裂片披针形,全部叶片边缘有锯齿。通常无总苞,稀1-5;伞辐6-15(-30),长1-4cm;小总苞片1-8,短于花柄;小伞花序有花6-20,花柄不等长;花瓣倒卵形,白以,先端凹陷,基部楔形,小舌片曳面被毛;花柱基圆柱形,花柱长为花柱基的2-3倍,幼果期直立,以后向两侧弯曲。成熟果实卵球形,果棱线形;每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花果期5-10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3300m的坡草丛、沟边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3.8 性味

味辛;苦;微甘;性微温

3.9 归经

归肺;胃;肝经

3.10 功能主治

散风宣肺理气止痛;消积健脾活血通经;除湿解毒。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痨肺痈头痛头痛;芽痛;脆胁痛胃气痛腹胀痛;缩阴冷痛;风湿关节痛;劳伤;骨劳;消化不良;食积疳积;痧症;泻痢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肿目翳咽肿痄腮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蛇虫伤

3.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或泡酒;或绞汁涂。

3.12 注意

孕妇慎服。

3.13 附方

皮肤瘙痒:鹅脚板夏枯草各半斤。水煎外洗。(《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3.14 各家论述

1.《峨嵋药植》:捣烂敷手腕上,可治疟疾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解毒。治毒蛇咬伤蜂螫伤痢疾

3.《福建中草药》:健胃,消积。治小儿疳积

4.《广西药植名录》:清凉解热。治跌打,疥疮

5.《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祛风散寒。治感冒风寒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