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巢菜

活血止血 中药材 补益剂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dà cháo cài

2 英文参考

Vicia sativa L.[朗道汉英字典]

common vetch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大巢菜

大巢菜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3.1 别名

野麻豌、肥田草、野豌豆、野菜豆[1]

3.2 来源及产地

豆科植物大巢菜Vicia sativa L.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1]

3.3 性味

甘、辛,寒[1]

3.4 功能主治

补肾,利水,活血止血[1]

1.治肾虚腰痛遗精黄疸浮肿鼻衄月经不调便秘。煎服:15~30g[1]

2.治疗疮。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1]

3.5 化学成分

全草蛋白质较高,另含微量氢氰酸。叶含维生素C种子含巢菜碱苷等[1]

3.6 药理作用

所含毒性成分,能麻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巢菜碱苷可抗心律失常。本品可致蚕豆[1]

4 《*辞典》·大巢菜

4.1 出处

《纲目》

4.2 拼音名

Dà Cháo Cài

4.3 别名

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学大辞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苕子(《广州植物志》),肥田草(《贵州草药》)。

4.4 来源

豆科植物大巢菜全草。4~5月间采收。

4.5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栽培者可达90厘米,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托叶半箭头状,一边有1~3披针齿牙,一边全绿,小叶8~16个,矩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截形或凹,并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长8~18毫米,阔4~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1~2个,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红色;萼管状,外被黄色短柔毛,萼齿线形;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两体;雌蕊1,子房具短柄,被黄色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顶端外面有一丛髯毛。荚果略扁,成熟时棕色,裂为2片卷曲的果瓣。花期3~4月。

4.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及草地。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4.7 性味

甘辛,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子,无毒。"

③《草木便方》:"辛,平。"

4.8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

①《本草拾遗》:"调中,利大小肠。"

②《海药本草》:"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③《品汇精要》:"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④《草木便方》:"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

⑤《四川中药志》:"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4.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4.10 附方

①治疟疾:肥田草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鼻血:肥田草一两,煨甜酒吃。(《贵州草药》)

③治黄肿水肿:野麻豌、黄脚鸡水皂角臭草根、打碗子根。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夜梦遗精,心慌心跳:野麻豌、黄精天冬朱砂仙茅杜仲。炖猪蹄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月经不调:肥田草种子小血藤各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疔疮:鲜大巢菜,盐卤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4.11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